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目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导学案【学教目标】1. 分析清朝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历史影响。2. 从清代人口与土地的发展角度分析清朝社会矛盾尖锐的原因。3. 探讨从生产水平、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了解清末中国和西方国家 的差距,认识到近代前夜的民族危机。【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清朝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历史影响。难点:探讨从生产水平、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了解清末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认识到近代前夜的民族危机。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清政府推行______ 的经济政策和_______ 的外交政策.2.清初实行严厉的___ 政策,禁止居民出海贸易.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对外通商口岸,后来减少为___ 一处.3.清朝中期,各种社会危机凸显。存在___ 兼并严重,____ 增长迅速,___ 腐化奢靡,农民起义增多等社会问题.4.从纵向看,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超越前代,但从横向看,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 .二、问题探究探究一:结合书本P23的内容和右图思考:导致明清统治者产生夜郎自大的原因有哪些?探究二:材料1 康熙帝视察苏州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民风奢华。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认为,市场上多一个商人,田地埋在就少一个农民。他多次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材料2 《大清律例》规定,矿冶业只限本州县的人经营,“如有别州县人伙众越境采取,聚至三十人以上”,为首者发配充军。清政府还规定,私人拥有织机不得超过100张,并且每张织机需要纳税银50两,若超过100张织机,则以违反律例来论处,予以惩罚。后来,允许私人拥有织车的数量虽然有所扩大,但仍由官府控制。思考:从上述材料来看,清朝统治者对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有哪些担忧。 清政府对民间工商业发展所采限的措施会有什么后果。探究三据图探究两幅图存在什么关系?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三、练习巩固1. 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 ) 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2.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C.抑制工商业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3.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闭关锁国”政策表现 ①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③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影响 ④导致国家闭塞,逐渐在世界上落伍A.① B.② C.③ D.④4. 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 中西方文化差异 B. 中西方人种差异C. 中国文人的偏见 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5. 《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表》,清朝中后期的危机表现为(????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 1.84 735.22 4.001766 2.08 780.73 3.751784 2.86 760.57 2.661812 3.34 788.93 2.361822 3.73 756.21 2.03A.人多地少问题突出? B.皇室铺张浪费严重 C.官员贪污之风盛行D.农民起义频繁爆发6. 台湾统一之后,康熙皇帝在与大臣的谈话中说道: “先因海寇(郑成功),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从中可知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是因为(??? )A.?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统治者无视商业利益C.?防范西方列强的入侵?? ??????????????????????????????????????D.?抵御郑成功抗清力量7. 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出现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的新局面。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的评价,错误的是(??? )A.?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在向中国传播 ??????????????????B.?东方思想文化逐渐被西方所了解C.?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在逐渐加大 ?????????????????????????D.?中国富强、发达的科学技术影响整个世界8.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 ? ②清政府政治统治腐败黑暗 ③重农抑商扼杀经济活力????? ?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④9. 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②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与机工③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④18 ,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时,和中国通商往来的有十几个国家,到唐朝时发展到70多个国家。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他们的税收。大批外商从陆路、海陆来到长安、洛阳、广州等城市。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因此,清政府严厉限制对外贸易,采取了闭关政策。(1)唐朝政府采取的是什么对外政策?(2)清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闭关锁国”政策?(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1、 自主学习1.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2. 海禁 广州3. 土地 人口4. 落伍二、1. ①传统的自然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的买卖;②中国一直是周围一些国家臣属或朝贡的对象,统治者习惯了以“天朝大国”自居;③康乾盛世也的确繁盛一时;④其他国家学者的赞美。2. 强化了自然经济形态,导致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3. 土地兼并严重,人口迅速增长,人多地少,谋生困难,这导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三、练习巩固1.B 2. B 3.B 4.C 5.A 6. D 7. C 8.B 9.C四、 (1) 对外开放,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2)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3)前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唐朝在国际上的声誉;后者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新知导入 明、清(1368—1840)帝国的繁盛下面中国封建社会又存在怎样的危机?康乾盛世新知讲解 清朝前期,传统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1.阅读课文P23,结合下面图片,说说图片反映清朝前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仍以什么为主? 尽管社会上早已出现“工商皆本”的观念,但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新知讲解①传统的自然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的买卖;②中国一直是周围一些国家臣属或朝贡的对象,统治者习惯了以“天朝大国”自居;③康乾盛世也的确繁盛一时;④其他国家学者的赞美。结合书本P23的内容和右图思考:导致明清统治者产生夜郎自大的原因有哪些? 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工商业发展容易滋生奢华、浮夸、攀比之风,败坏社会风气;跨州县招募矿冶工人,容易给社会管理带来隐患。 新知讲解 强化了自然经济形态,导致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材料1 康熙帝视察苏州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民风奢华。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认为,市场上多一个商人,田地埋在就少一个农民。他多次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材料2 《大清律例》规定,矿冶业只限本州县的人经营,“如有别州县人伙众越境采取,聚至三十人以上”,为首者发配充军。清政府还规定,私人拥有织机不得超过100张,并且每张织机需要纳税银50两,若超过100张织机,则以违反律例来论处,予以惩罚。后来,允许私人拥有织车的数量虽然有所扩大,但仍由官府控制。思考:从上述材料来看,清朝统治者对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有哪些担忧。 清政府对民间工商业发展所采限的措施会有什么后果。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重农抑商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视频反映了当时清朝怎样的心态和外交政策。新知讲解想一想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造成什么影响?敲了半天不给开问问他们有好东西要不要?不开门,咋办?打!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新知讲解闭关锁国的含义和实施的原因是什么?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完全禁绝对外交流)自大自卫自给自足《天仙配》歌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乾隆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倭患严重、荷占台湾、《尼布楚条约》……闭关锁国原因含义 严格限制绝对禁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海禁政策:闭关政策: 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 讨论:说说海禁政策和闭关政策的区别。新知讲解过程广州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广州十三行洋货行说说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新知讲解中国英国小组辩论赛:闭关锁国政策是利大弊,还是弊大于利?1840年,中国人均粮食200公斤左右,美国接近1000公斤;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1/10,不及英国1/40。影响利:消极自卫弊:闭关自守,错失机会,逐渐落伍。新知讲解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交往的史实,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启示:开放则发展,闭关则落伍。要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交流,加强友好合作。任正非:国家未来的前途在开放!三、社会危机的表现1.左图反映了什么?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 有哪些? 2.右图从雍正到乾隆年间,出现了什么现象?带来哪些问题? 3. 两幅图存在什么关系?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土地兼并严重,人口迅速增长,人多地少,谋生困难,这导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三、社会危机的表现材料一:深山老林“无业之游民侨寓其中以数百万计”。材料二:地主“田虽买而无人为耕,大率买二十顷田,而所耕者不过二顷”。问题:1.材料反映清朝中期出现了什么方面的危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从隋到清,还有哪几朝也出现过这一类严重的问题?带来了怎样的危害?给我们以什么启示?三、社会危机的表现 康熙征讨准噶尔费用不足,下诏鼓励富户捐纳,仅山西一省,捐县丞的有1万2千人。乾隆时,还出现过白米20石可捐一个县丞的记载。 1.图文反映清朝出现了什么问题?2.带来什么影响?3.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 清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义,进攻隆宗门。在各种社会问题的冲击下,清朝中期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次起义,虽然这些起义都被镇压下去,但是,社会危机并未得到解决,动乱还在继续。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的落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人地矛盾贪污腐化人民起义当堂训练BA 1. “清朝统治者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推行的政策是( )以农为本 B. “重农抑商” C. 鼓励官办工商业 D. 严格限制商品出口2. 《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当堂训练3.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 ②清政府政治统治腐败黑暗 ③重农抑商扼杀经济活力 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B4.尽管从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超越前代,但横向比较,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A.倭寇入侵 B.闭关锁国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目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导学案.doc 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目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课件导学案).ppt 闭关锁国(乾隆王朝片段)—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_2.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