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特训2 压力 压强 重难考点清单 压力①水平放置时: A:当其他力与重力相同方向时,压力 = G + 其他力 B:当其他力与重力相反方向时,压力 = G - 其他力(大小取绝对值,方向沿大的方向)②竖直放置时: A:当其他力与推力相同方向时,压力 = G + 其他力 B:当其他力与推力相反方向时,压力 = G - 其他力(大小取绝对值,方向沿大的方向)压强 ①固体接触面压力与压强 A:压力方向(水平与斜面放置时) B:压力与重力区别(有拉力时或不同状态放置时) C:压强计算(较难) D:增大与减少压强的方法 ②液体压强 A:公式P=ρgh计算 B:液体压强的特点,同一高度(直立或者倾斜)不同方向压强相同 C:连通器原理的应用(U型管) ③气体与流体压强 A: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当流速越大时,压强越小;反之越大 B: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沙漠地鼠打洞;汽车尾翼;雨伞被打翻等 重难点集训目录 一、 不同状态下的压力大小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二、 液体、流体等压强及压强与大气压结合压力、压强1.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FA<FBB.pA>pBC.ρA>ρBD.切割前后A、B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解析】 对于规则柱体,压强p=F/S=ρgSh/S=ρgh。切割前A、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2FA、2FB,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2pA、2pB,因为SA>SB,2pA=2pB,所以pA=pB,FA>FB,又因为切割后hA<hB,所以ρA>ρB,切割后A、B对地面的压强均减小一半。2.大风天气,我们如果迎风骑自行车,一阵大风刮过时,会感到无法用嘴或鼻子吸气,但可以向外吐气;当大风过去又恢复了正常的呼吸。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D? ) A.与气压无关,是人缺乏锻炼????????B.风大时,人体内的压强变大,使人难以吸气C.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D.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小,所以容易向外吐气【解析】一阵大风刮过时,会感到无法用嘴或鼻子吸气,但可以向外吐气,这是因为刮风使脸前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体内气体压强大于脸前气体压强,所以很难吸进气体,但可以呼出气体.3.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A.Δm甲一定小于Δm乙B.Δm甲可能小于Δm乙C.Δm甲一定大于Δm乙D.Δm甲可能大于Δm乙5.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B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6.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A )A.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B.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8.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B.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C.吸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D.吸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9.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7×10-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C ) A. 1.2×105Pa B. 1.1×105Pa C. 1.0×105Pa D. 0.9×105Pa 10.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皮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少,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皮碗与玻璃之间的摩擦阻止衣物向下的移动D.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11.如图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B ) A.受浮力的作用???? 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C.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 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解析】当塑料瓶口刚刚被水浸没时,水面外受到大气压强,瓶内同一深度的水面上受到水柱的压强和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这时大气压强P0=P水+P内, 因此水会保持静止状态不会流动故B正确。12.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 ,则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__Gh__;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___Gh__。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小于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1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同一高度处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__<__pB;若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p乙(两空均选填“>”“=”或“<”)。 14.取一根吸管,在离吸管末端三分之一处,剪一水平切口P,从切口处折弯吸管,把吸管放进水里,让切口离水面约2~3cm,用力吹气,发现切口处有水沿水平方向喷出。请你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此现象形成的原因。【答案】 往管中吹气,切口P处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杯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沿吸管上升到切口P处。上升的水在长管气流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喷出。【解析】 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A、B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根据m=ρV=ρSh可知,A、B两点以下液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下>m乙下,所以A、B两点以上液体的质量关系为m乙上>m甲上,即G乙上>G甲上;根据p可知,pB>pA。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A、B两点以上液体的质量:m乙上=m甲上,因为A、B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则有m乙下<m甲下,故有m甲>m乙,G甲>G乙;根据p可知,p甲>p乙。15.如图甲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 (1)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__小于__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形管中__a__(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2cm,则此时U形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为__400__Pa(g取10N/kg)。(2)图乙是某种喷雾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喷雾器未工作时,细管A内外气压相等,细管A内外液面__相平(或持平)__,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导致细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突然增大,细管A内液面上方气压__小于__细管A外液面上方的气压,液体就沿细管A的管口流出,同时受到气流的冲击,形成雾状向右喷出,如果此时喷雾器停止工作,细管A中的液体将__倒流下降到与A管外液面相平__。16.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__6.8__mm2。(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cm2,医生至少需要__1.1__N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N)。(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__减小__时,压强增大。【解析】 (1)S=1.36×10-4m3/s÷20m/s=6.8×10-6m2=6.8mm2。(2)F=pS=1.3×104Pa×0.85×10-4m2≈1.1N。17.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空气浮力演示器”: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用气泵往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可根据现象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属球重5N,体积为5×10-3m3。(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1)用气泵向甲装置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__金属球上升(或配重下降)__。(2)制作该演示器中的空心金属球,用了体积为5×10-5m3的金属材料,求该金属材料的密度。(3)小明想通过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反映空气浮力大小的变化,他设想将该演示器改进成如图乙所示装置。压入空气前,容器内原有的空气密度为1.2kg/m3,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使容器内空气密度增大到3.0kg/m3,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值大于0.1N,请通过计算说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