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导学案【学教目标】1. 知道乾隆盛世的主要表现及社会危机的表现并掌握马戛尔尼来华的目的及清政府的态度、影响。2. 通过马戛尔尼来华的史实,分析中西方在这一时期产生差距的原因。3. 生产水平、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了解清末中国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认识近代前夜的中国因落后于时代潮流而面临的民族危机。理解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知道改革开放政策的必要性,坚定改革开放信念。【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清朝后期危机的表现及中西方的差距。难点:探讨中西方文明的差距及近代中国开始落后的原因。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经历清初倒退逆转之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乾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鼎盛,史称“ ”。2.我国古代四个盛世时期: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 ";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 ";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 ”;清朝乾隆统治时期出现的“ "。3. 过快是造成清朝后期社会危机的重要原因,文化领域连年出现 ,造成社会恐怖气氛。4.1792年,英国派遣以 为首的使团访华,名义是代表英王乔治三世为乾隆帝祝寿,实际上是要打开的 大门,以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二、问题探究探究一:根据材料,合作探究:乾隆盛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资料1 乾隆中期,清政府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回部叛乱,清朝统一大业最终完成,从此对边疆地区真正实现了长期有效的政治管辖和军事控制,确立了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世界大国地位。资料2 乾隆时期,高产作物和精耕细作得到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这使得中国在人口急遽增长的情况下,仍然能以大约9亿亩的耕地养活3亿左右的人口,而且长期保持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资料3 18世纪末,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所占的份额超过欧洲5个百分点,大约相当于英国的8倍,俄国的6倍,日本的9倍。中国的GDP在世界总份额中占到将近1/3。资料4 乾隆时期,中国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总结,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文化工程。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也成书于这一时期。探究二:根据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题。材料一:康乾盛世前后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识之士们大为震惊。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搏斗中被打跨。”材料二:现在,许多专家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辉煌”。(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什么是“康乾盛世”?为什么人们称康乾盛世是“辉煌”的?(2)为什么康乾盛世又被称为“悲歌”“落日”原因?(3)在当今,我们应从康乾盛世的“悲歌”中汲取哪些教训?三、练习巩固1. 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 ) 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2.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C.抑制工商业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3.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闭关锁国”政策表现 ①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②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 ③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影响 ④导致国家闭塞,逐渐在世界上落伍A.① B.② C.③ D.④4. 右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经济基础薄弱 B.对内集权专制 C.对外闭关镇国 D.频遭列强入侵5. 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侪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压制打击工商业 ③鄙薄科学技术 ④白银大量外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 清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出现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的新局面。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的评价,错误的是----( )A.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在向中国传播 B.东方思想文化逐渐被西方所了解C.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在逐渐加大 D.中国富强、发达的科学技术影响整个世界7. 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出现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的新局面。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的评价,错误的是(??? )A.?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在向中国传播 ??????????????????B.?东方思想文化逐渐被西方所了解C.?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在逐渐加大 ?????????????????????????D.?中国富强、发达的科学技术影响整个世界8.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清朝官员称马戛尔尼使团为“贡使”,所翻译的英王的国书有“吁请天恩”之类的文字。当时英王“吁请”的是( )A.鸦片合法 B.开埠通商 C.割占香港 D.开设工厂9. 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肖一顾 (?http:?/??/?www.21cnjy.com?),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 )INCLUDEPICTURE \d "http://img.manfen5.com/STSource/2014/06/24/01/60762ee3/SYS201406240143596210731640_ST/SYS201406240143596210731640_ST.001.png"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四、当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却存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踌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一:1792年,英国派马戛 (?http:?/??/?www.21cnjy.com?)尔尼使团曾往中国.英方在信函中说,英王为了“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却称,英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2-1-c-n-j-y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在陈述使团来华目的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信函译文与英方信函原文有何不同? 21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材料二: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 (?http:?/??/?www.21cnjy.com?)的回信中说:“……尔国王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菅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德成无被,万国来朝,种种贵重之物……无所不有.又据尔使臣称,欲求小海岛一处,以便商人停歇,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此事尤不便准行。”www.21-cn-jy.com (2)据材料:简要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材料三:l 6世纪到l 8 (?http:?/??/?www.21cnjy.com?)世纪期间,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一些殖民者组成的英国贸易公司通常由政府授予贸易特权,英国女王甚至授予大海盗德雷克以骑士称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出处:21教育名师】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材料二中英方提出要求的原因。参考答案:1、 自主学习1. 乾隆盛世 2.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开元盛世 乾隆盛世3. 人口增长 文字狱4. 马戛尔尼 中国封闭二、1.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空前巩固和发展,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农耕文明达到鼎盛,农业、手工业、商业取得巨大进步;中国经济总量世界领先;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文化上,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总结。2. 原因:①实行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②经济上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外交上闭关自守。④文化上大兴“文字狱”,阻碍科技文化的进步。教训:①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②应与时俱进,改革开放。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辉煌:①通过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和平定少数民族贵族叛乱,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②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进一步发展,封建经济繁荣。市场经济。④重视科教兴国,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三、练习巩固1.B 2. B 3.B 4.C 5.A 6. B 7. C 8.B 9.C四、 (1) 总督译文::来华朝贡,英国不地藩属般的小国;英国译文:开展两国间的贸易。(2)拒绝英使的领土要求,在抑制西方殖民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拒绝改善贸易的要求,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会前进的历史机遇。(3)英国政府支持对外殖民扩张;原因:英国积极进行对外扩张,试图打开清朝大门,倾销商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新知导入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GDP占世界1/33亿人口,占世界1/3骨瘦如柴的百姓贪污腐败的官员保守落后的思想……盛世何以盛?盛世何以危?新知讲解农业手工业、商业人口第一篇章 回望“盛世余晖”新知讲解农业:顺治、康熙、雍正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顺治皇帝颁发的开荒执照农业生产的恢复是康乾盛世形成的基础第一篇章 回望“盛世余晖”棉花、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新知讲解第一篇章 回望“盛世余晖”南京(江宁)超过苏州和杭州瓷器的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水平提升矿冶业、采煤业、造纸业等得到发展商业城镇的兴起,商兴的繁荣新知讲解第一篇章 回望“盛世余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人均土地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01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合作探究:乾隆盛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空前巩固和发展,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资料2 乾隆时期,高产作物和精耕细作得到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这使得中国在人口急遽增长的情况下,仍然能以大约9亿亩的耕地养活3亿左右的人口,而且长期保持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农耕文明达到鼎盛,农业、手工业、商业取得巨大进步新知讲解资料3 18世纪末,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所占的份额超过欧洲5个百分点,大约相当于英国的8倍,俄国的6倍,日本的9倍。中国的GDP在世界总份额中占到将近1/3。资料4 乾隆时期,中国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总结,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文化工程。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也成书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总量世界领先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文化上,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总结。第一篇章 回望“盛世余晖”资料1 乾隆中期,清政府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回部叛乱,清朝统一大业最终完成,从此对边疆地区真正实现了长期有效的政治管辖和军事控制,确立了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世界大国地位。新知讲解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第一篇章 回望“盛世余晖”新知讲解第二篇章 透视“盛世阴影”人口土地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据图片与文字,前后同学讨论回答。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1、讨论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与影响?原因: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新知讲解概括: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有哪些表现?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贫富分化官场腐败军纪败坏财政危机嘉庆元年,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时期1/6.第二篇章 透视“盛世阴影”新知讲解特点:规模大,次数多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第二篇章 透视“盛世阴影”思想自由的时代: 卢梭、伏尔泰、牛顿、富兰克林……新知讲解第三篇章 从英国使团来华看盛世危机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1)目的:为了扩大对华贸易(2)时间:1792年(乾隆时期)(3)结果:乾隆帝决绝了其一切要求; 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政策上 控制越来越紧,实行“闭 关锁国”政策新知讲解第三篇章 从英国使团来华看盛世危机新知讲解 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来华,向清政府提出划一未设防小岛给英国人居住,准许英国人于宁波、舟山、天津贸易,在北京设商栈,减免商税等六项要求,当即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乾隆皇帝指出:“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沙洲岛屿,亦必划界分疆,各有所属。”他还颇为自豪地说:“天朝物产丰盈,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当时的清政府只允许哪一地方能同外国商人做生意?(2)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马戛尔尼来华的目的有哪些?(3)乾隆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广州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倾销商品等乾隆皇帝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物产丰盈,各项生产生活都能自给自足,不需要与外国通商第三篇章 从英国使团来华看盛世危机新知讲解材料一:康乾盛世前后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识之士们大为震惊。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搏斗中被打跨。”材料二:现在,许多专家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辉煌”。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什么是“康乾盛世”?为什么人们称康乾盛世是“辉煌”的?(2)为什么康乾盛世又被称为“悲歌”“落日”原因?(3)在当今,我们应从康乾盛世的“悲歌”中汲取哪些教训?辉煌:①通过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和平定少数民族贵族叛乱,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②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进一步发展,封建经济繁荣。原因:①实行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②经济上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外交上闭关自守。④文化上大兴“文字狱”,阻碍科技文化的进步。教训:①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②应与时俱进,改革开放。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④重视科教兴国,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第三篇章 从英国使团来华看盛世危机新知讲解1.开放通商口岸2.将舟山附近一海岛让给英国人居住和存货……对于马戛尔尼的要求,你们会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观点1 乾隆帝拒绝英使的要求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维护了国家的主权,抵制了殖民主义的侵略。观点2 乾隆帝拒绝英使的要求是错误的,他简单地一概拒绝,断然关闭了谈判的大门,闭关自守,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 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观点1和观点2都比较笼统,容易以偏概全。具体地说,对英国使团领土方面的要求,应该断然拒绝;对于改善贸易的要求,乾隆帝应该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不应闭关自守。第三篇章 从英国使团来华看盛世危机新知讲解第三篇章 从英国使团来华看盛世危机 123467音乐钟5丝绸战舰模型地球仪瓷器玉器景泰蓝越野炮乾隆时期马戛尔尼访华 中国赠给英国的礼物: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 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 你从这两份礼单的比较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从中可以看出中英两国间的巨大差距,说明当时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前进的步伐。新知讲解阅读书本P28-29马戛尔尼留下的资料,说说哪些资料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哪些资料反映的是中西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上述资料中,哪些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习俗上的差异?资料1和资料3。上述资料中,哪些反映的是中西发展程度上的差异?资料2、4、5、6。 你认为以上哪些差异会对中西双方实力的对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说说你的理由。教育与科技的发展程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与科技的发展程度的差异。理由:材料反映了中国的发展程度远远低于英国。英国已是工业文明,中国仍是农业文明。最终中国的农业文明难抵英国工业文明的炮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盛世危机新知讲解 马戛尔尼使华以失败而告终。1794年9月,马戛尔尼回到英国,向国王和议会呈送了一份使华报告。假如你是马戛尔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课本等材料从科技、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概述当时中国的发展状况。对比中英近代前夜历史第三篇章 从英国使团来华看盛世危机 中 国 英 国经济基础文明类型 政治制度 军事力量 思想文化 对外政策 综合国力 中国近代前夜逐渐落伍的原因1.经济:重农抑商,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2.政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制度黑暗腐败,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和人民思想的严重束缚;3.对外政策:闭关锁国;4.文化科技:统治者狂妄自大而又愚昧无知,文化专制,科技落后;中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较低;5.国际方面:欧美主要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资本主 民主制度;通过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 第三篇章 从英国使团来华看盛世危机二、清中期的社会矛盾1.经济危机2.政治危机3.军事危机二、西方列强挤压的危机1.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2.中国的停滞与落后3.西方列强挤压的危机内忧外患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一、清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1.农业2.手工业、商业3.人口迅速增长康乾盛世盛世危机逐步落后当堂训练BC 1.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 )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C.强化皇权 D.推进经济的发展2.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①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 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当堂训练3.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业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A.棉纺织基地的出现 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CB4.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A.中华的荣耀 B.帝国的彷徨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清宫密档.wmv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导学案.doc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课件导学案).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