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有生命现象的物体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观察法认识生物的方法 调查法 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生物归类法 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 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 组成 分解者—细菌、真菌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 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玻片标本 按存放时间分:永久的、临时的的种类 按材料分:切片、涂片、装片 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擦片→滴水→放标本→盖片→染色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叶绿体等 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 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动物细胞 细胞质:内有细胞器、线粒体等 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 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动物细胞没有上述结构 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 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一分为二→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 细胞分裂的特点:新、旧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细胞分化:在生长发育中,大多数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形成多种多样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概念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上皮组织 动物体的 分裂 结缔组织 结构层次 分化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根 分生组织 营养器官 茎 植物体的 分裂 保护组织 叶 结构层次 分化 营养组织 花 输导组织 生殖器官 果实 种子 常见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草履虫的结构:纤毛、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口沟、食物泡、收集管和伸缩泡、胞肛单细胞生物 有益:鱼类饵料、净化污水 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赤潮 动物病毒种类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生活:寄生 害处:引起人和动植物疾病 益处:用于生物防治、基因工程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常见植物: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 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 经济意义:释放氧气,可供食用、药用、鱼类饵料 常见植物:墙藓、葫芦藓、地钱等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 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茎、叶分化,有假根 经济意义:可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植物:蕨、肾蕨、卷柏、满江红等蕨类植物 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 经济意义:可供食用、药用、可作绿肥和饲料、可形成煤 种皮 菜豆种子 胚芽 胚轴 胚根 种子结构 子叶:两片 果皮和种皮 胚乳 玉米种子 胚芽胚轴胚根 子叶:一片 特征: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松、柏、杉、银杏、苏铁等 特征: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牡丹、桃、杨树、小麦等 花柄、花托、花萼、花瓣 花药(内生花粉) 花丝 柱头 雌蕊 花柱 子房壁 胚珠 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柱头上的粘液刺激落在其上的花粉萌发出花粉管 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 3、花粉管末端破裂,其内的精子释放出来 4、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后萼片、花瓣、雄蕊、柱头、花柱 凋落 子房壁 果皮 珠被 种皮 受精卵 胚适量的水分 环境条件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种子完整,有活力,且不在休眠期 子叶(或胚乳) 提供营养,后脱落 胚芽 茎和叶 胚轴 连接根与茎的部分 胚根 根 发芽率:萌发种子占全部被测种子的百分数 成熟区: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根冠:保护生长点 幼叶 叶芽轴 茎 枝条 芽原基 侧芽 水 无机盐:氮、磷、钾等 有机物 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使植物体硬挺、舒展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运输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茎不断长粗的原因: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叶肉 叶脉 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 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 条件:光 场所:叶绿体 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表示式:二氧化碳 + 水 淀粉 + 氧气 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意义 其他生物基本的食物来源 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在农业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细胞水平: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器官水平:种子等器官的大部分成分 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场所:主要是线粒体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 森林:人均森林面积少且不合理开发利用和乱砍滥伐, 草原: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特殊的环境条件:森林大量消失 人类的一些基本结构特征:直立行走的出现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睾丸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卵巢 受精的部位: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 身高突增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神经系统及心脏、肺等器官功能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我国人口呈增长趋势 我国计划生育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血浆 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它养料和废物血液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名称形态结构数量主要功能红细胞(含血红蛋白)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较大。(血红蛋白—红色含铁)最多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氧含量高时,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反之,易与氧分离)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最少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很小较多止血、凝血血管类型血流方向结构特点管壁弹性管腔血流速度动脉从心脏送往全身厚大小快静脉从全身送回心脏较薄小大(四肢静脉内常有静脉瓣)慢毛细血管从最小的动脉到最小的静脉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极慢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结构 四个腔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瓣膜 房室瓣(只能向心室开) 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心脏 功能 :血液运输的动力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生理 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的途径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血型:ABO血型系统将人类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输血与血型 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血量: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200~300ml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类别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不是生来就有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获得途径由遗传物质控制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适应性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进化趋势无脊椎动物主要的行为方式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在它们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比重也越大 第六单元 生物多样性第七单元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传染源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组成:皮肤和粘膜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抵抗抗原侵入,防止疾病产生 免疫的功能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人工呼吸:常用口对口吹气法 胸外心脏挤压 急救 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处加压止血 外出血及止血 静脉出血:血管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动脉出血:血管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健康的概念: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