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讲——地球上的水 水的组成一、考点梳理(我都会!)1、水的分布(1)水的存在形式:水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体内。大部分水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态和气态形式存在。(2)地球上水的含量分布:海洋水是地球上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_______%,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约75%.而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陆地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______%,在陆地的淡水水体中, 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地下水,剩余的0.94%是陆地咸水。2、水的循环(1)形成水循环的因素: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即不同温度下,水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因为使水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___ ___和____ ______。(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按照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水体运动(海陆间循环);二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之间的水体运动(陆上内循环);三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海上内循环)之间的水体运动。(3)水循环的意义:使 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通过水循环,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各水体都处于水循环的一定阶段。世界上的淡水资源就是由水循环产生的,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3、水资源的分布(1)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和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从全球范围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________和_________,水资源则比较贫乏。(2)我国水资源情况,平均径流总量居世界第___位,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是全球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_______,大量的淡水资源集中在________,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4、水与生命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对生物体的存在关系重大。动物和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如实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输送等。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如植物要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光合作用也需要水分。组成生物的基本结构--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水,人体质量的70%以上是水。一般动物的含水量70%——80%。水母的含水量________,水生植物的含水量90%。人的日常生活、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都离不开水。人体水分减少10%便会引起疾病,减少20%~22%就会死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要 升水。5、水的电解(1)水的电解装置(2)水电解时产生的现象:两个试管中出现________,与正极和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证明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3)水电解实验的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______。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氧气中的氧和氢气中的氢是从水中来的,所以水是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4)注意事项:实验时,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使现象更为明显,可以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的______或________。6、水分子的构成在水电解时,在电的化学效应的作用下,水分子被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又重新组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1个氧分子,说明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科学实验证明,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_______和一个_________。三、随堂快练(我能行!)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A海洋水 B海洋水和陆地水 C地下水 D陆地上的淡水资源2、地球表面约3/4的面积被水覆盖,地球上的水以不同的水体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内。下列水体中,属于地球水中最主要的淡水水体的是( )A、海洋水 B、冰川水 C、河流水 D、生物水3、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4、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过程中所代表的环节是:① ② ③ ④ ⑥ ⑦ 图中________环节使陆地上的水得到不断的补充。海洋水和陆地水通过___________的途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5、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6、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地下淡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冰川水和地下水7、森林地区常常有较多的降雨,其主要原因是( )森林能提高该地区大气的温度(2)森林能降低该地区大气的温度(3)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的湿度(4)森林能减小该地区大气的湿度(5)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氧的含量(6)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3) B、(4)(6) C、(2)(5) D、(2)(4)(6)8、对于水循环,有以下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陆地和大气之间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蒸发、蒸腾和降水 B.水循环过程中,水一定经历了三种状态C.水的的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D.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因此不必担心缺水9、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的实验。向电解水装置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______,两根玻璃管内液面__________。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火焰呈________,点燃时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这根玻璃管中产生的是_____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这是_____气。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_____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_____极。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______和______,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____。实验结论:氢气中的氢和氧气中的氧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小于1:2,则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 )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混合物C、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D、任务物质在通电时都能够分解12、(1)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氢气是由_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构成的。如下图甲、乙、丙、丁为四种分子的分子模型,仔细观察后回答:上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______(填“甲”“乙”“丙”或“丁”,下同),能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能表示氯化氢分子的是(已知1个氯化氢分子中含有1个氯原子和1个氢原子)_______。13、下图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Ⅱ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问题。(1)若乙试管中生成气体A,则A是 气,b应接电源的 极。(2)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产生的气体,有什么现象??????????????????????。(3)如果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ml,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毫升。(4)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第一讲——地球上的水 水的组成一、考点梳理(我都会!)1、水的分布(1)水的存在形式:水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在_海洋_、__陆地_、__大气__和生物体内。大部分水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态和气态形式存在。(2)地球上水的含量分布:海洋水是地球上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_96.53__%,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约75%.而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陆地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_0.3__%,在陆地的淡水水体中, 冰川水 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地下水,剩余的0.94%是陆地咸水。2、水的循环(1)形成水循环的因素: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水的三态变化 ,即不同温度下,水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因为使水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_太阳辐射__和___地心引力__。(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按照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_海洋__-_陆地__-_大气__之间的水体运动(海陆间循环);二是发生在_陆地_-__大气__之间的水体运动(陆上内循环);三是发生在_海洋___-_大气_(海上内循环)之间的水体运动。(3)水循环的意义:使 陆地 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通过水循环,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各水体都处于水循环的一定阶段。世界上的淡水资源就是由水循环产生的,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3、水资源的分布(1)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湖泊水 、 河流水 和 浅层地下水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从全球范围看,__赤道附近_和___沿海地区__,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_内陆__和__沙漠__,水资源则比较贫乏。(2)我国水资源情况,平均径流总量居世界第_6位,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1/4___,是全球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_均匀_,大量的淡水资源集中在_南方_,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4、水与生命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对生物体的存在关系重大。动物和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如实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输送等。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如植物要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光合作用也需要水分。组成生物的基本结构--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水,人体质量的70%以上是水。一般动物的含水量70%——80%。水母的含水量_98%__,水生植物的含水量90%。人的日常生活、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都离不开水。人体水分减少10%便会引起疾病,减少20%~22%就会死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要 2.5 升水。5、水的电解(1)水的电解装置(2)水电解时产生的现象:两个试管中出现_气泡_,与正极和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1:2__。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复燃__,证明产生的气体为__氧气__;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产生的气体为_氢气__。(3)水电解实验的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_氧气_和_氢气_。文字表达式:___ 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____。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氧气中的氧和氢气中的氢是从水中来的,所以水是由_氢__和__氧__组成的。(4)注意事项:实验时,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使现象更为明显,可以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的_稀硫酸_或_氢氧化钠_。6、水分子的构成在水电解时,在电的化学效应的作用下,水分子被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又重新组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1个氧分子,说明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科学实验证明,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_氢原子__和一个_氧原子__。三、随堂快练(我能行!)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D )A海洋水 B海洋水和陆地水 C地下水 D陆地上的淡水资源2、地球表面约3/4的面积被水覆盖,地球上的水以不同的水体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内。下列水体中,属于地球水中最主要的淡水水体的是( B )A、海洋水 B、冰川水 C、河流水 D、生物水3、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B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4、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过程中所代表的环节是:① 降水 ② 蒸发 ③ 蒸腾 ④ 水汽输送 ⑥ 蒸发 ⑦ 地表径流 图中__④__环节使陆地上的水得到不断的补充。海洋水和陆地水通过_海陆循环__的途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5、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D )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6、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B )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地下淡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冰川水和地下水7、森林地区常常有较多的降雨,其主要原因是( A )森林能提高该地区大气的温度(2)森林能降低该地区大气的温度(3)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的湿度(4)森林能减小该地区大气的湿度(5)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氧的含量(6)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3) B、(4)(6) C、(2)(5) D、(2)(4)(6)8、对于水循环,有以下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A.陆地和大气之间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蒸发、蒸腾和降水 B.水循环过程中,水一定经历了三种状态C.水的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D.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因此不必担心缺水9、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的实验。向电解水装置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_气泡__,两根玻璃管内液面_下降__。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气体被电热_(火焰呈_淡蓝色__,点燃时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这根玻璃管中产生的是_氢_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木条复燃__,这是_氧_气。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_负__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_正_极。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_2:1___。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_氢气_和_氧气__,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_。实验结论:氢气中的氢和氧气中的氧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__氢和氧__组成的。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小于1:2,则原因可能有:_______氧气微溶于水_________ b、_______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11、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 C )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混合物C、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D、任务物质在通电时都能够分解12、(1)水是由_水分子_构成的,氢气是由_氢气分子__构成的,氧气是由_氧气分子__构成的。如下图甲、乙、丙、丁为四种分子的分子模型,仔细观察后回答:上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_甲_(填“甲”“乙”“丙”或“丁”,下同),能表示水分子的是_丙_,能表示氯化氢分子的是(已知1个氯化氢分子中含有1个氯原子和1个氢原子)_丁___。13、下图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Ⅱ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问题。(1)若乙试管中生成气体A,则A是 氧 气,b应接电源的 负 极。(2)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产生的气体,有什么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如果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ml,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16 毫升。(4)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案:第一章 1.1 1.2 地球上的水 水的组成.docx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案:第一章 1.1 1.2 地球上的水 水的组成(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