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浮力、物质的溶解专题复习 教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浮力、物质的溶解专题复习 教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简介

第四讲——浮力、物质的溶解专题复习
学校 班级 姓名 .
考点梳理(我都会!)
1.浮力
(1) 浮力的产生 ①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产生的____________的力.
②方向:______________. ③施力物体:______________.
④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浮力的测量(二次称量法)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浮力F浮=______________.
(3)阿基米德原理
①将物体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叫做物体所______________的水.
②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公式: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适用范围:适用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⑤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物体的沉浮条件:
当 ——物体上浮。
当 ——物体悬浮可停在液体内部任意一位置。
当 ——物体下沉。
2.物质的溶解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1)氢氧化钙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2)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②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 ;溶解放热:如氢氧化钠、浓硫酸;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氯化钠
(2)溶解度
①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 ②标准: ③状态: ④溶解度的单位:
②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2)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硝酸钾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3)溶解度曲线
①t3℃时A的溶解度为
②P点的的含义
③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④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⑤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⑥N点为 t3℃时A的 溶液 ,可通过加入 , ,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⑦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 , 无晶体析出的有
⑧除去A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
质量分数的计算:
(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公式:

勿丢“×100%”

只要温度不变,质量分数就不变
二、随堂快练(我能行!)
1、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木块漂浮,铁块沉底,关于它们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和铁块所受浮力一样大 B.木块所受浮力大 C.铁块所受浮力大 D.无法判定
2、一软木塞质量为0.01千克浮在水面上,只有1/4体积浸在水中,为使软木塞恰好浸没在水中,加在它上面的砝码的质量应是( )
A.0.01千克; B.0.02千克; C.0.03千克; D.0.04千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液体
B.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当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木块漂浮在水面,铁块沉在水底,说明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大
4、一艘轮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沉没,它从开始下沉到完全没入水中前,所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断
5、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  )

6、将一小木块分别放入盐水、纯水、酒精中漂浮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情况是( )
A在盐水中最大 B.在纯水中最大C.在酒精中最大 D.在三种液体中一样大
7、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G,把它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1/3G,则这个物体的密度为( )
A.0.33×103千克/米3 B.0.67×103千克/米3 C.1.5×103千克/米3 D.2×103千克/米3
8、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底部和侧壁分别有木塞a和木塞b,且a、b在水中的体积相等,则( )
A.a受到的浮力大 B.a、b受到的浮力相等
C.a不受浮力,b受浮力 D.a、b均不受浮力
9、潜水艇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来实现在海中上浮和下沉的,一艘潜水艇从水面下10米深处下潜到110米深处的过程中,浮力 ,受到的压强 ;如果同一艘船从长江驶入海中时,则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将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a)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6×103kg/m3。质量为0.6kg。(取g=10N/kg) 
求:木块A的密度。  
  
  
11、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l.0×10-3 m3、重6 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 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12、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t1℃时,100g 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 KNO3
D. t2℃时,NaCl的饱和溶液与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3、要使W g 10%的NaCl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 )双选
A.再加入g固体NaCl B.蒸发浓缩成g NaCl溶液
C.蒸发掉一半溶剂 D.再加入2wg 25%的NaCl溶液
14、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15、右图是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图,则P点表示(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M未完全溶解 D.无法配制
16、有一杯t℃时的硝酸铵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x g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后有y g未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2g水再冷却至原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硝酸铵的溶解度( )
A.g B.g C.g D.g
17、20℃,KNO3的溶解度31.6g,将20g KNO3投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制成20℃时的溶液,求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18、30℃时KClO3的溶解度为10g,424g KClO3溶液中加入10g KClO3和6g水恰好达到饱和,求原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19、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t℃的KNO3溶液100克蒸发掉2.5克水,析出2克晶体,再蒸发5 克水,又析出5克晶体,则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第四讲——浮力、物质的溶解专题复习
学校 班级 姓名 .
考点梳理(我都会!)
1.浮力
(1) 浮力的产生 ①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产生的_向上__的力.
②方向:___竖直向上___. ③施力物体:___液体(或气体)__.
④产生原因:_____上下表面压力差________。
(2)浮力的测量(二次称量法)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浮力F浮=____G-F__________.
(3)阿基米德原理
①将物体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叫做物体所_排开_的水.
②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___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_________。
③公式:F浮=__G排_______=__ρ液gV排__________________.
④适用范围:适用于__液体___和___气体___.
⑤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液体密度__和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有关.
(4)物体的沉浮条件:
当 浮力大于重力 ——物体上浮。
当 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悬浮可停在液体内部任意一位置。
当 重力大于浮力 ——物体下沉。
2.物质的溶解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1)氢氧化钙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
2)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②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 硝酸铵 ;溶解放热:如氢氧化钠、浓硫酸;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氯化钠
(2)溶解度
①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饱和 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 一定温度 ②标准: 100克溶剂 ③状态: 饱和 ④溶解度的单位: 克
②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2)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硝酸钾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氢氧化钙
(3)溶解度曲线
①t3℃时A的溶解度为 80克
②P点的的含义 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都是P克
③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C>B>A
④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 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⑤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溶剂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⑥N点为 t3℃时A的 不饱和 溶液 ,可通过加入 降温 ,蒸发溶剂 , 加溶质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⑦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 A、B ,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⑧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冷却热饱和 法
质量分数的计算:
(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公式:

勿丢“×100%”

只要温度不变,质量分数就不变
二、随堂快练(我能行!)
1、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木块漂浮,铁块沉底,关于它们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木块和铁块所受浮力一样大 B.木块所受浮力大 C.铁块所受浮力大 D.无法判定
2、一软木塞质量为0.01千克浮在水面上,只有1/4体积浸在水中,为使软木塞恰好浸没在水中,加在它上面的砝码的质量应是( C )
A.0.01千克; B.0.02千克; C.0.03千克; D.0.04千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液体
B.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当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木块漂浮在水面,铁块沉在水底,说明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大
4、一艘轮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沉没,它从开始下沉到完全没入水中前,所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断
5、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 B )

6、将一小木块分别放入盐水、纯水、酒精中漂浮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情况是( D )
A在盐水中最大 B.在纯水中最大C.在酒精中最大 D.在三种液体中一样大
7、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G,把它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1/3G,则这个物体的密度为( C )
A.0.33×103千克/米3 B.0.67×103千克/米3 C.1.5×103千克/米3 D.2×103千克/米3
8、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底部和侧壁分别有木塞a和木塞b,且a、b在水中的体积相等,则( C )
A.a受到的浮力大 B.a、b受到的浮力相等
C.a不受浮力,b受浮力 D.a、b均不受浮力
9、潜水艇是通过改变_自身重力_来实现在海中上浮和下沉的,一艘潜水艇从水面下10米深处下潜到110米深处的过程中,浮力 不变 ,受到的压强 变大 ;如果同一艘船从长江驶入海中时,则受到的浮力_不变___,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将__变小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a)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6×103kg/m3。质量为0.6kg。(取g=10N/kg) 
求:木块A的密度。  
  
  


11、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l.0×10-3 m3、重6 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 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12、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t1℃时,100g 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 KNO3
D. t2℃时,NaCl的饱和溶液与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3、要使W g 10%的NaCl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 BD )双选
A.再加入g固体NaCl B.蒸发浓缩成g NaCl溶液
C.蒸发掉一半溶剂 D.再加入2wg 25%的NaCl溶液
14、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D )
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15、右图是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图,则P点表示( B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M未完全溶解 D.无法配制
16、有一杯t℃时的硝酸铵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x g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后有y g未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2g水再冷却至原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硝酸铵的溶解度( C )
A.g B.g C.g D.g
17、20℃,KNO3的溶解度31.6g,将20g KNO3投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制成20℃时的溶液,求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4%
18、30℃时KClO3的溶解度为10g,424g KClO3溶液中加入10g KClO3和6g水恰好达到饱和,求原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19、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t℃的KNO3溶液100克蒸发掉2.5克水,析出2克晶体,再蒸发5 克水,又析出5克晶体,则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解析】1.开始第一次蒸发时溶液时不饱和溶液,因为2:2.5<5:5 2.第二次蒸发时是饱和溶液了,以此为基础计算, 5克溶质,溶解在5克水中, 有5/5=x/100 x=100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