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溶液一、水(a)1.水的组成:水是由__氢元素和氧元素__组成的化合物。2.水的性质:水的密度为__1.0×103__kg/m3,4℃水的密度最大。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__100__℃,凝固点是__0__℃。3.水的电解:水在通电时会分解,负极(阴极)和正极(阳极)分别产生氢气和氧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2∶1__,质量比为__1∶8__。水的电解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b)1.溶液由__溶质__和__溶剂__组成。质量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静置后不分层。固、液、气态物质都可作为溶质。2.浊液特征:__不均一、不稳定__的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__分层__现象。①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②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①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__温度__下,在一定量的__溶剂__里__不能__继续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应注意前提条件是“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②相互转化: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对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知识拓展】1.对于极少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而言,如熟石灰,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应升高温度。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a)1.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__一定的温度__下,某物质在__100g溶剂__中达到__饱和状态__时所溶解的__质量__。2.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__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__。①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KNO3;②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③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3.溶解度曲线:用来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曲线。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在相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知识拓展】1.溶解性是一个定性的概念,溶解度是一个定量的概念。2.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应注意四个要点: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单位:g)。3.由于溶解度规定了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溶质质量,因此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多少无关。四、物质的结晶(a)1.结晶方法一:__蒸发溶剂__,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固体溶质的溶液,如海水晒盐。2.结晶方法二:__冷却热饱和溶液__,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溶质的溶液,如培养硫酸铜大晶体、提纯硝酸钾等。3.某些物质结晶后形成的晶体带有结晶水,如CuSO4·5H2O、Na2CO3·10H2O等,失去结晶水的过程称为风化。五、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配制(c)1.计算公式:a%=×100%状态:计算时溶液不一定饱和。2.稀释:进行有关溶液的稀释(或浓缩)的计算时,分析的关键是稀释(或浓缩)前后__溶质质量不变__。3.溶液配制器材:__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__。步骤:①__计算__;②__称量__;③__溶解__;④__装瓶贴标签(或转移)__。【知识拓展】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当已知溶液体积时,应根据密度公式转化为质量。类型一 水的组成典例1 [2019·杭州]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H原子和O原子)。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C )图3-1A.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C.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D.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解析】 由图可知,通电条件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2和O2。O原子转化为O2的过程中不需要通电。跟踪训练1 [杭州萧山区模拟]“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解析】 “超临界水”中的液态水和气态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超临界水”与普通水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无论是气态、液态还是固态的水,其水分子之间都存在间隔。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类型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典例2 [2019·金华丽水]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D )图3-2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D.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解析】 甲恒温蒸发水分后没有固体析出,说明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降至室温后有固体析出,说明丙一定是饱和溶液。对丙进行过滤操作,则丁也一定为饱和溶液。甲、乙中溶质质量相等,甲的溶剂质量大于乙,则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甲。甲的溶质和溶剂质量均大于丙,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跟踪训练2 [2019·温州]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D )图3-3A.砂糖水颜色很深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D.砂糖固体有剩余【解析】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类型三 溶解度典例3 [2019·嘉兴舟山]20℃时,把36g氯化钠放入64g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C.溶液质量为100g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解析】 由题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钠。将36g氯化钠放入64g水中,最多能溶解64g×=23.04g,即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3.04g∶64g=9∶25,溶液质量为64g+23.04g=87.04g。溶液中只有氯化钠溶质,所以Na+和 Cl-个数相等。跟踪训练3 [2019·绍兴模拟]表中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温度(℃)02040100甲溶解度(g)0.1730.1650.1210.076乙溶解度(g)13.331.663.9246A.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B.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C.2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20℃时,100g乙物质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0%类型四 物质的结晶典例4 [2019·金华校级一模]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KNO3固体,充分溶解。下列关于甲、乙、丙、丁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温度(℃)t1t2KNO3的溶解度(g/100g水)6090图3-4A.溶液质量:乙=丙<甲<丁B.甲、乙、丙、丁均为饱和溶液C.将甲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D.将丁降温至t1℃,没有固体析出跟踪训练4 [2019·杭州上城区一模]小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物质溶解度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D )图3-5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解度不变C.溶剂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变小类型五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典例5 [2019·金华婺城区调研]实验操作考查中,李明同学抽到“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食盐溶液”。李明按照步骤进行实验,请回答:(1)李明在称量食盐质量时,将砝码、食盐放在天平正确位置后发现天平向右倾斜,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继续往左盘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__。(2)下列操作会导致他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有__BC__(填字母)。A.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B.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使用的砝码生锈了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量筒中有少量水残余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跟踪训练5 [2019·杭州校级二模]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1)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CBDEA__(填字母)。图3-6(2)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①②③__(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类型六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典例6 [2019·台州]某同学进行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的制备和生长实验,配制了某温度时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静置、冷却到室温,观察晶体的生长,如图。图3-7(1)能判断原硫酸铜溶液已饱和的方法是__D__。A.观察颜色,溶液蓝色较深B.溶液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C.蒸发少量水,有蓝色晶体析出D.加入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2)现称取49g无水硫酸铜溶于水,配成150g某温度时的热饱和溶液,再冷却到室温,共析出50g硫酸铜晶体,请计算该室温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 析出CuSO4溶质的质量为m晶体×=50g×=32g,溶液中剩余CuSO4溶质的质量为49g-32g=17g,溶液的质量为150g-50g=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答:该室温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跟踪训练6 [2019·安吉模拟]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g,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图3-8(1)乙中溶液__不是__(选填“是” “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23.8__%(结果精确到0.1%)。1.[2019·杭州]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D )图3-9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解析】 ①→②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②→③的过程为恒温蒸发过程,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变;③→④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氯化钠溶解度不断增大,溶液中一直有结晶,说明溶液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2.[2019·杭州富阳区二模]氯化钾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温度(℃)20304050溶解度(g)氯化钾34.037.040.042.6硝酸钾31.645.863.985.5A.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40℃时,5g氯化钾加入10g水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 33.3%的溶液D.50℃时,10g硝酸钾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硝酸钾固体析出3.[2019·绍兴六校联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mL某溶液,密度为1.2g/cm3,其中含溶质24g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4.[2019·诸暨模拟]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KNO3的溶解和结晶,做了下列实验(室温下),其过程如下:图3-10(1)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20%__。(2)实验过程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②⑤__(填序号)。5.[2019·杭州校级二模]工业上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晒盐。已知海水蒸发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如表:(表中数据为每升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析出各种盐的质量,单位为g)海水密度(g·mL-1)CaSO4NaClMgCl2MgSO4NaBr1.130.561.200.91.210.053.260.0040.0081.220.0159.650.010.041.260.012.640.020.020.041.311.400.540.030.06(1)海水在浓缩过程中,先后会析出不同的盐,通过控制海水的密度,可以得到相对较为纯净的食盐。实际晒盐生产中,海水的密度一般控制在__1.21~1.26g·mL-1__范围内。(2)下列各图能较正确地反映浓缩过程中海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A%)与海水密度(d)的关系的是__B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