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2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2.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3.归纳二氧化碳的用途【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及收集和检验方法【学习难点】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二氧化碳的密度与溶解性?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3.已知:有酸味的物质都有酸性。紫色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是石蕊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它遇到有酸性的物质会变成红色。如将紫色色蕊试液滴入稀盐酸和稀硫酸中,紫色色蕊试液都变红。若将紫色色蕊试液分别滴入食盐水、糖水、醋酸中,变红的是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与探究一】参见课本P42“观察与思考”分组探究。实验现象 ;问题讨论:究竟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几种可能性?如何验证你的猜想?[观察思考] 结论 使石蕊试液变红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活动与探究二】认识碳酸加热因通入二氧化碳而变红的紫色石蕊试液实验结论: 碳酸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活动与探究三】倾倒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思考:氮气和二氧化碳一样也不能支持燃烧,但通常人们用二氧化碳灭火,不用氮气灭火,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活动与探究四】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拓展】熟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钙放在空气中会慢慢变硬,发生的也是这个反应。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可以做灭火剂,说明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写出发生反应对的文字表达式与符号表达式。 ; 。(碳酸不稳定受热能分解文字表达式与符号表达式。 ; 。)(3)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与符号表达式 、 。2.将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分别倒入水和澄清石灰水,盖紧,振荡,观察现象并解释。3.打开满汽水瓶子的瓶盖便看到大量气泡冒出,喝进肚中不久便有气体涌出(打嗝),为什么?猜测冒出的气体是什么?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测。4.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1.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 )A.先变蓝后变紫 B.先变红后变无色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2.下列变化是只因化学变化引起的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 D.用二氧化碳灭火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石灰水会变质,表面会有一层白膜生成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某无色溶液呈现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溶有二氧化碳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呼吸作用相反,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树林中空气清新。【课后训练】1.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够灭火,是因为 ( ) ① 密度比空气大 ② 能溶于水 ③ 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④ 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⑤ 能使紫色石蕊液变色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2.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C.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D.用肉眼观察 3.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 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 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红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五色C.紫色----红色-----紫色 D.红色----蓝色------无色 5.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 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6.用化学式表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反应.(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7. 写出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与符号表达式 、 。8.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右下图所示的装置,写出A、B两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A装置:现象 ; 验证的性质 。B装置:现象 ; 验证的性质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