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期末复习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生物(上)期末复习提纲

资源简介

八年级生物(上)期末复习提纲(081224)(编者:闫生照)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 150 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1)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等);(2)脊椎动物(包括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动物和空中生活的动物。
2、鱼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1)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通过鳃在水中呼吸。
3、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 躯干部 _和 尾鳍 _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 控制运动方向 的作用。
4鱼的感觉器官是 侧线 (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5、鱼是怎样进行呼吸的?
答: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由鳃盖后缘流出。鳃中的鳃丝多而鲜红,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水流经鳃时,水中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离开鳃到达水中。流出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6、鱼离开水后为什么很快死亡?
答:鱼的鳃是由许多鳃丝构成的,适于在水中呼吸,鱼离开水后,鳃丝粘连,鳃片覆盖,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因而鱼就会因缺氧而很快死去。
7、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属于两栖类的是 ;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属于哺乳类的是 。
A.沙蚕 B.海葵 C.珊瑚虫 D.章鱼 E.陆地龟 F.壁虎 G.蝎子 H.蜂鸟 I.蜘蛛
J.鲸 K.鳄鱼 L.乌 贼 M.虾 N.青 蛙 O.蜜蜂 P.蝙蝠 Q.水蛭
8、昆虫的体表覆盖着一层坚硬的 外骨骼 ,具有 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散失 的作用,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9、为什么藻类较多的池塘中,黎明前鱼会浮头,而次日太阳出来后鱼又停止了浮头?
答:由于夜间无光,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而鱼类和藻类的呼吸在不断消耗氧气,于是水中缺氧,鱼便出现浮头。太阳出来后,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池塘中氧气增多,鱼便停止了浮头。
10、鲸、海豹、海豚、海象、海狮生活在水中,为什么它们不是鱼类?
答:因为它们具有哺乳动物(1)体表被毛; 2)胎生; (3)哺乳的特征,所以它们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
11、写出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
美洲豹 蚯蚓 野兔 恒河猴 鲸 大熊猫
北极熊 青蛙 天鹅 南极企鹅 菜粉蝶 。
12、免的体温恒定,不仅依靠体表的毛,还需要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同协调。
13、哪些动物的身体分节,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
答: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的身体分节,节肢动物的足和触角也分节。身体分节可使动物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14、免和虎的牙齿各有何特点?
答:免的门齿呈凿状,臼齿宽,没有犬齿,适于吃植物性食物,它是草食动物;虎的犬齿发达,尖锐锋利,适于捕食动物,它是肉食动物。
15、门齿---适于切断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16、哪些动物是恒温动物,哪些动物是变温动物?体温恒定对动物适应多变的环境有何意义?
答:鸟类和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其余所有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在多变的环境中觅食、运动和逃避敌害。
17、鸟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体表被覆盖羽毛; (2)前肢变成翼,具有快速飞翔的能力;
(3)体内有气囊,与肺一起进行双重呼吸; (4)体温高而恒定。
18、昆虫的翅与鸟的翼有何共同特点?
答:(1)都是扇面形结构;(2)都具有薄、轻、面积大的特点,能通过煽动空气产生上升和前进的动力。
19、游泳、飞行和奔跑的动物,它们的运动器官各有何特点?
答:(1)水生动物的鳍或四肢呈桨状,有利于游泳; (2)鸟类、昆虫和蝙蝠的翅轻而面积大,有利于煽动空气; (3) 许多哺乳动物的肌肉发达,有利于奔跑。
20、鸟类消化的特点: (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耗; (2)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3)直肠短,排便频繁。
21、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1)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2)体表有外骨骼; (3)足和触角分节。
22、昆虫的主要特征是:(1)有三对足,能爬行;(2)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3)大多数昆虫有翅,能飞行。
2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2)幼体经过变态发育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4、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骨骼(包括关节)和肌肉 组成。骨起到 杠杆 的作用,肌肉起到 产生动力 的作用,关节起到 支点 的作用。一块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25、人在运动中,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等容易受伤。
26、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 答:(1)运动前作好准备活动;(2)运动强度适中;(3)佩戴必要的护具。
27、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28、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答: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运动。
29、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叫先天性行为,如狼哺乳幼狼、小鸟喂鱼等。
30、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叫学习行为。如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取蚂蚁等。
31、先天性行为有什么局限性?
答:如果一种动物一生只有先天性行为,没有学习行为,这种动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面被大自然所淘汰。所以说先天性行为有许多局限性。
32、学习行为对动物有哪些好处?
答:学习行为能使动物在多变的环境中找到食物和逃避敌害,能使动物更好地生存和繁殖。
33、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哪些重要特征?哪些动物有社会行为?
答:(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蚂蚁、蜜蜂、狒狒、猩猩、猴子等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34、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收信息的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通讯。
35、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36、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37、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何意义?
答:许多弱小动物如蜜蜂、蚂蚁等依靠群体生活比孤独的个体更容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所以说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
38、虎是单独生活的,狼却往往集结成群捕食猎物。这两种动物的捕食方式各有何优势和不足?
答:虎是强壮的捕食者,它有能力孤军奋战获取食物并独自享用;狼的捕食能力较差,只有依靠集体行动才能捕到猎物,但得到的食物需大家分享。
39、人类与动物的社会行为有什么相似和区别?
答:人类会使用语言、文字,而动物不会,因而人类的社会行为除了与动物的分工、等级等方面相似外,还具有严密的计划性、组织性和预见性。
40、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41、请分析右图中鼠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
答:不能。由于蛇是鼠的天敌,当鼠的数量增多时,蛇也会因食物丰富而数量增多,当蛇增多后,鼠的数量又会减少。
鼠增多 蛇增多 鼠减少 蛇减少
4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43、鸟类的呼吸和循环系统有什么特点?这与鸟类的哪些生活习性相适应?
答:鸟的体内有气囊,它与肺相通,鸟类通过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另外鸟的心脏大,心跳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这些特点有利于鸟类吸收和运输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有利于飞行生活。
44、蚯蚓在什么环境中生活,它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答:蚯蚓是变温动物,生活在阴暗、潮湿、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或腐烂的根为食。
45、蚯蚓是怎样呼吸的?如果用蚯蚓做实验,为什么要使它的体壁经常保持湿润?
答: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如果它的体壁干燥了,它就不能呼吸,因此,实验中要用经常用湿棉球擦拭它的体壁,保持湿润。
46、动物体内的有机物经过分解可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由于这些产物可以被生产者(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因而动物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O2、营养物质
植物 动物
CO2、尿液、粪便、遗体
47、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出人类需要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最常见的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如转基因羊、牛的乳汁中就含有治疗多种顽固疾病的药物。
48、生物反应器的好处是:(1)可以节省建设产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2)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49、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叫“仿生”。如模仿乌贼喷水前进制造喷水船、喷气式飞机等,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制造雷达等。
50、多数动物对人类有利,但也有的动物能传播疾病或危害农作物。如蚊可传播脑炎、疟疾等;蝇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狗会传播狂犬病;蝗虫等会危害农作物。
51、细菌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答:细菌的形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细胞壁、细胞模、细胞质和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2、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细菌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比细菌菌落大很多,形态为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同时呈现多种颜色。
53、区分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是观察它们菌落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54、培养细菌和真菌菌落的步骤是 :(1)制作培养基( 2)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3)接种;(4)恒温培养。
5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是:(1)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营养物质; (4)一定的生存空间。
56、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
57、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而它们都是异养生物。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58、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柑橘园管理、每年花费350万美元购买农药来消灭害虫。后来仅用了3.5万美元引进了三种热带寄生蜂就解决了植树的虫害问题。请分析生物防治的好处。
答: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
生物防治的好处是:(1)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可减少因农药在水果和蔬菜上残留造成对人和动物的伤害; (3)可节约费用。
59、发明显微镜并观察到细胞和细菌的科学家是 ,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发明生物双名法的科学家是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 。
60、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人也容易患肠胃炎?
答:炎热的夏天,空气湿度大、温度高,细菌和真菌繁殖快,因而食物容易腐败;人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也就很容易患肠胃炎。
61、说出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鸵鸟( )、龟( )、铁线蕨( )、葫芦藓( )、链球菌( )、酵母菌( )、侧柏( )、蚯蚓( )、蟑螂( )竹子( )、河蚌( )、曲霉( )、吊兰( )
A胎生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卵生 E种子繁殖 F营养繁殖 G出芽生殖
6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
答:(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好处);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坏处);
(3)与动植物共生(好处)。
63、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答: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是分解者,它们将动植物的遗体等分解为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这些物质又可被植物吸收并用于光合作用。
64、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它的细胞内有成型的细胞核。霉菌、大型真菌是多细胞真菌。
65、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能形成芽胞。芽胞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66、制醋要用到 ,制作甜白酒要用到 ,提取青霉素要用到 ,豆科植物的根合成含氮物质要用到 ,引起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的是 ,使水果、蔬菜腐烂的是 ,制作馒头、面包、饼干要用到 ,制作酸奶和酸腌菜要用到 ,能产生沼气(甲烷气体)的是 ,用于杀灭松毛虫、玉米螟、大豆食心虫等的真菌是 。
67、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防治食物腐败的原理是:
(1)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 (2)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68、在食品保存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防腐。常见的防治食物腐败的方法有:高温灭菌+真空包装法、腌制法、脱水保存法、冷藏法、烟熏法、防腐剂灭菌法等。
69、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70、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已引起人类的普遍关注,我国政府已把多种抗生素列为“处方药”,未经医生同意不得随意购买和使用。请问抗生素的滥用会带来那些危害?
答: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产生抗药性、过敏反应等许多副作用。因此,应该遵照医嘱,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71、生物分类的意义是: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一目了然,同时也进一步明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72、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73、生物分类的依据是 和 方面的特征。
74、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75、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76、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7、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因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78、为什么近亲繁殖的动物子代出现生理缺陷的可能性会增多?
答:动物长期近亲繁殖,会使家系中基因的多样性受到影响,使出生的后代素质较差,而且容易患遗传性疾病。
79、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
(1)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3)环境污染; (4)生物入侵。
80、自然保护区的好处体现在:(1) 它是 ;
(2)它是 ;(3)它是 。
8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措施是 ;其次是 。
82、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伤亡惨重。灾情发生后,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采取了紧急救援等一系列措施。请问,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答:(1)由于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除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外,还使许多动植物直接伤亡;
(2)由于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食物不足等因素也使动物的生存面临威胁;
(3)动物和人的尸体腐烂会造成水源和空气的严重污染,甚至出现瘟疫的蔓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