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一 单元 课 题 名 称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 时1课时教学重点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能力目标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态度与责任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学习难点和兴趣点【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课前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多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板书设计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重量体积改变 沉浮不变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时间规划)教学策略一、问题导入2、师:物体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板书课题)学习新课35’1、明确判断沉浮的标准2’师:怎样才算沉,怎么才算浮呢?(学生交流想法)师介绍科学的界定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2、观察教师演示、明确操作办法3’师演示:将小砖块、木块、塑料块3个物体分别轻轻地从水面放入水里。师:那你们有没注意到老师刚才强调了什么?3、做猜想,验沉浮5’师课件出示多种物体图片。师:那到底我们的预测结果对还是不对呢?怎么办?用实验来说话。在实验之前,我请同学来读一下实验要求。教师巡视指导请最先完成实验的两个小组来汇报?师:和刚才这组汇报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你们的结果和他们一样吗?4、同材料,改因素14’师:一样的结果再次证明了物体在水中有沉也有浮,那我们就要想,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师:影响沉浮的因素很多,本节课我们就先来改变体积和重量这两个因素,来看看结果会是怎么样。师:你有什么方法改变它们?师:我们要同种材料 (板书: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师:我们刚才说增加体积和重量,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师:给你一块橡皮,你准备怎么做?师给每组分发工具,强调注意安全,在小木板上进行操作。在操作之前,我们大家先来默读一下实验要求。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共8分钟)增加体积和重量实验10’师:我们只做了一个实验,不能说服我们,改变重量和体积,仅仅只是减少体积和重量吗?还需要怎么做?老师适时出示回形针,小木块,实验证明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小木块在水中是浮的,如果多给你几个,你怎么办?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5分钟)师: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师:其实增加和减少就是改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板书:沉浮不变师引导学生总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规律。三、总结拓展3’结论研究到这里,如果你还想再研究,你会往哪方面研究?师:同学们的想法有很多,回家想想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激发认知冲突,确定沉浮的判断标准预设:小砖块沉入水底塑料块浮在水面小木块也浮在水面上师在学生交流方法有困难时提供现有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思考方法发展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生交流)不沉就浮生可能回答1:水面上的是浮,水底的是沉 2:我认为在水中也是沉生观察沉浮交流看到了什么?生交流注意事项1:要把一个物体放在水面上,然后放入水里2:要轻轻地放生观察预测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把想到的理由写在记录单上。并交流预测结果与理由。生齐读要求材料员领材料学生动手实验,生汇报思考交流: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生1:可能与物体的重量有关 (师板书:重量)生2:可能与材料有关 (师板书:材料)生3:跟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关,与封闭不封闭有关 (师板书:是否空心)生4: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师板书:体积)生1:塞上其它的材质,使它的重量增加。生2:不行,塞上其它的材质,这样材料就会改变了生交流:减少体积和重量把它切成两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生齐读实验要求,动手实验汇报:生1:橡皮没切是沉的,切成一半是沉的,切成四分之一也是沉的,切成八分之一也是沉的,切成更小的也是沉的。生2:我们小组实验结果是白萝卜没切是浮的,白萝卜切成一半是浮的,白萝卜切成四分之一还是浮的,白萝卜切成八分之一还是浮的,白萝卜切成更小的还是浮的。......生:增加体积和重量生根据现有材料交流方法生动手实验交流汇报:回形针的重量和体积增加,还是沉木块重量和体积增加,还是浮生:增加体积和重量,减少体积和重量,沉浮不变。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和重量改变,沉浮状况不变生1:我会往物体的沉浮与材质的关系上研究生2:我会研究物体的沉浮与是否空心的关系再实践(课堂、课后拓展)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