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材30-——32页。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的第3课《液体的热胀冷缩》,主要观察水及其他液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学习了“温度与水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热胀冷缩现象,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建立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概念,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建立科学概念,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物体受热后发生变化是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通过与生活现象的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与欲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喜欢自己动手,自主实验。三年级学习温度计的知识时向学生渗透过热胀冷缩的概念,在引导其亲自比较液体热胀冷缩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用《熊出没新编》这一故事做引导,为学生创设故事情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这节课注重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通过不断地引导营造“思维型课堂”,同时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科学现象的能力。教学目标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2. 用探究水的热胀冷缩的方法来验证液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从而联系实际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 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造的精神,并能尝试着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教学重点 探究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通过变式实验,知道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能运用于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 锥形瓶、细玻璃管、橡胶塞、红墨水、滴管、塑料量杯、酱油、红酒、米醋等八种其他液体、热水、冷水、毛巾、实验记录单、相关PPT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教学情境播放熊出没新编(出示课件2--9)【设计意图】从口语训练的交流环节引出《熊出没新编》,通过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借酱油,由于酱油装的太满而使瓶盖胀开的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激发兴趣,带着问题来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二、明确学习目标 师:我们通过学习这一课要达到以下目标(出示课件10)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2. 用探究水的热胀冷缩的方法来验证液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从而联系实际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 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造的精神,并能尝试着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设计意图】目标的出示,让学生清晰明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三、指导自主学习师:现在以小组的形式开始学习(出示课件11)探究一:观察水受热、受冷后的体积变化 师:水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1.学生作出假设 2.设计方案(出示课件12、13)实验名称:水的热胀冷缩实验目的:探究水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器材:锥形瓶、细玻璃管、橡胶塞、塑料量杯、红墨水、滴管、热水、冷水、毛巾、实验记录单等实验过程(1)在装满红色水的锥形瓶口塞紧带细玻璃管的橡胶塞。 (2)将锥形瓶放在250ml热水中,观察细玻璃管中红色液面的变化,记录现象。 (3)将锥形瓶放在250ml冷水中,观察细玻璃管中红色液面的变化,记录现象。 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和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橡胶塞有什么作用?注意事项(课件出示)(1)注意安全、小心烫手(2)小组分工合作,操作员、观察员、记录员、汇报员各司其职。(3)实验完毕,组长整理器材。 得出结论(填于实验报告单上)【设计意图】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得出结论、汇报交流”的探究规律来探究“水受热或受冷后的体积变化”,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加强学生规范操作、认真观察、仔细记录、科学分析、根据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尝试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探究二: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出示课件14)给学生提供酱油、红酒、米醋、酸角汁、橙汁、甜牛奶、冰糖雪梨、营养快线等几种液体,用探究一的方法来探究这几种液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然后汇报实验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注意强调不能食用实验材料。师:通过实验证明,酱油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炎热的夏天,酱油因受热后膨胀,瓶盖才胀开的,并不是光头强戏弄熊大熊二,他们的误会解除了。【设计意图】通过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来验证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从“水”这种液体拓展到多种液体,加强学生对热胀冷缩的理解。四、检查自学效果小组汇报,由小组代表说一说究一和探究二的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出什么结论?教师随机纠正。(出示课件15)1. 水受热时体积( ),受冷时体积(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 )(出示课件16)2.许多液体都有( )的性质。(出示课件17、18)师:通过实验证明,酱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炎热的夏天,酱油因受热后膨胀,瓶盖才胀开的,并不是光头强戏弄熊大熊二,他们的误会解除了。【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和相互评价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五、教师精讲点拨1.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2.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设计意图】教师适当点拨,通过对水的热胀冷缩实验的观察及实验,提高了学生对热胀冷缩的认识,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六、课堂巩固训练1.水受热时体积( ),受冷时体积(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 )。2.许多液体都有( )的性质。3.以下哪一项属于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出示课件19) A.酱油瓶不装满 B.夏天轮胎的气要打得少一点 C.高架桥水泥板中间有一条缝隙 4.通过这次学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会热胀冷缩?(出示课件20)【设计意图】第1、2小题分别融入到探究一和探究二中,紧扣探究二又出示3、4小题进行拓展延伸。练习的设置目的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联系生活的能力,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七、教学小结提升(出示课件2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学习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本身,还要能够跳出知识框架,将知识生成在自己的理解和思维中,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回顾和提炼本节课的知识。板书设计3 液体的热胀冷缩受热 体积膨胀受冷 体积缩小附:观察记录单水受热时( )水受冷时( )学习单:材料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是否有热胀冷缩性质(有打“√”,没有打“×”)酱油红酒米醋酸角汁橙汁甜牛奶冰糖雪梨营养快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