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届高一政治新高考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海南山东卷汇编1.22届山东临沂市罗庄区高一政治11月考习近平总书记把近代中国的国情概括为“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他明确指出:“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①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②争得民族自觉和人民自省,实现社会主义③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④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同步富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对象不同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从1953年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之相符的有:①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中国制造给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应用方面领先③农业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要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④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22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政治半期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三大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年份 全国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前三项合计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1952年 19.1 1.5 0.7 21.3 6.9 71.81956年 32.2 53.4 7.3 92.9 0.1 7.0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A.私有经济已不存在???B.工业化强国已基本实现C.改革开放取得成功??D.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8.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1956—1976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之相符的有:①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农业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要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③中国制造给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应用方面领先④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22届山东临沂市罗庄区高一政治11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形成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人民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历史贡献。(12分)10.22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政治半期考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接下来中国的道路抉择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观点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观点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你认为新中国将选择哪一条道路?(2分)为什么?(8分)BBCC????? CCDA9.①领导中国各民族人民,在经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廖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③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中取得的创造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④进行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每点3分,共1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0.选择社会主义道路;(2分)因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2分)②国家积累廖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2分)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2分)·3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