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课题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年级六年级授课老师时间1课时三维目标科学概念: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过程与方法:1.学会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2.能通过实验验证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重点米饭(淀粉)与碘酒发生反应导致变色。难点思考、分析和推理米饭中的淀粉与碘酒发生反应。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苹果、橙子、白糖、萝卜、马铃薯、饼干、椰菜花、玉米教学过程教 学内 容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表演魔术。2.为什么米饭遇到碘酒后会变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观看魔术,并思考现象的原因。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聚焦探究问题二、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提问:米饭和碘酒有什么特点呢?2.组织学生看、闻、尝(米饭)、摸的方法探究米饭和碘酒的特点。3.让学生通过咀嚼米饭,猜想米饭中是否含有淀粉。4.学生探究淀粉的特点。5.引导学生猜测是否是米饭中的淀粉与碘酒发生反应。(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推测)6.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7.指导学生开展实验8.组织学生汇报交流。1.观察米饭和碘酒。2.汇报、交流米饭和碘酒的特点。(重点咀嚼米饭的体验)3.学生猜测,设计实验验证。4.学生实验操作5.学生汇报,得出结论1.观察米饭和碘酒的特点,做反应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2.让学生知道米饭(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三、寻找淀粉的踪迹1.提供8种食材,组织学生检验哪些食物是含有淀粉。2.引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预测与要求)3.指导、巡视学生实验。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重点指导一些有疑问的食品)5.对实验进行小结。1.预测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2.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1.掌握碘酒可以检验食物是否含有淀粉。2.发展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开展预测与验证实验。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学会归纳所学的知识点。板 书设 计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淀粉遇到碘酒后会变色2.利用碘酒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