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思维能力训练(含答案)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思维能力训练(含答案)4

资源简介

六年级思维能力训练4

1.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参加的师生一共360人。一辆大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6辆大客车和8辆卡车载的人数相等。都乘卡车需要几辆?都乘大客车需要几辆?







2.甲、乙二人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圆形跑道练习跑步,已知甲跑一圈要12分钟,乙跑一圈要15分钟,如果他们分别从圆形跑道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那么出发后多少分钟甲追上乙?







3.轮船从A城到B城需行3天,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








4.n个自然数,它们的和乘以它们的平均数后得到2008。请问:n最小是多少?












5.三年级一班的40名同学参加植树,男生每人种3棵树,女生每人种2棵树。已知男生比女生多种30棵树,问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6.3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49岁,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7.王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小时多加工12个零件,则所用的时间比原计划少1/9;若每小时少加工16个,则所用的时间比原来多3/5小时。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8.某商场销售MP4,去年按定价的90℅出售,能获得20℅的利润,今年由于进价降低,按去年定价的80℅出售,能获得25℅的利润。今年进价是去年进价的______℅






9.甲、乙两地间平路占1/5,由甲地去往乙地,上山路千米数是下山路千米数的2/3,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了10小时,已知这辆车行上山路的速度比平路慢20%,行下山路的速度比平路快20%,照这样计算,汽车从乙地回到甲地要行多长时间??







10.一件衣服,第一天按原价出售,没人来买,第二天降价20%出售,仍无人问津,第三天再降价24元,终于售出。已知售出价格恰是原价的56%,这件衣服还盈利20元,那么衣服的成本价多少钱?









1.【答案】
根据一辆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可求6辆客车比6辆卡车多载的人数,即多用的(8-6)辆卡车所载的人数,进而可求每辆卡车载多少人和每辆大客车载多少人。


解:卡车的数量:
360÷[10×6÷(8-6)]
=360÷[10×6÷2]
=360÷30
=12(辆)


客车的数量:
360÷[10×6÷(8-6)+10]
=360÷[30+10]
=360÷40
=9(辆)
答:可用卡车12辆,客车9辆。

2.【答案】
可以假设圆形跑道的长为120米,
那么甲的速度为120÷12=10(米/分),
乙的速度为120÷15=8(米/分),
如果他们分别从圆形跑道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
他们在圆形跑道上的距离为60米,
甲追上乙需要的时间为60÷(10-8)=30(分钟)。

另解:因为乙跑一圈要15分钟,所以把15分钟看作一个单位进行考虑,在15分钟内,乙跑了一圈,甲跑了5/4圈,甲比乙多跑了1/4圈,而开始时甲、乙两人相距半圈,所以需要2个15分钟,也就是30分钟后甲可以追上乙。

3.【答案】
轮船顺流用3天,逆流用4天,
说明轮船在静水中行4-3=1(天),
等于水流3+4=7(天),即船速是流速的7倍。
所以轮船顺流行3天的路程等于水流3+3×7=24(天)的路程,
即木筏从A城漂到B城需24天。

4.【答案】
502。

【解析】设这n个自然数的和为S,
则它们的平均数为S÷n,
依据题意得:S× (S÷n)= 2008
则 S×S=2008×n=2×2×2×251×n
等号的左边为一个完全平方数,
那么等号右边n至少为2×251=502。
5.【答案】
男生22人,女生18人。

【解析】
假设植树的全是男生,
则男生比女生多植了3×40=120(棵)。
与实际相差了120-30=90(棵)。
每多1女生少1男生,
男生比女生多植数目将减少3+2=5(棵)。
参加植树的女生有90÷5=18(人),
男生有40-18=22(人)。

6.【答案】
今年父子的年龄和应该比3年前增加(3×2)岁,

今年二人的年龄和为49+3×2=55(岁)
把今年儿子年龄作为1倍量,则今年父子年龄和相当于(4+1)倍,因此,今年儿子年龄为55÷(4+1)=11(岁)
今年父亲年龄为11×4=44(岁)
答:今年父亲年龄是44岁,儿子年龄是11岁。

7.【答案】
工作时间少1/9,
说明工作效率提高了1÷(1-1/9)-1=1/8,
说明原来计划每小时加工12÷1/8=96个。
每小时如果少加工16个,
工作效率就是原来的(96-16)÷96=5/6,
时间就要增加1÷5/6-1=1/5。
所以原计划的工作时间是3/5÷1/5=3小时。
因此这批零件96×3=288个。

8.【答案】
假设每台MP4去年的定价为100元,则:

去年的售价为:100×90%=90元;
去年的进价为:90÷(1+20%)=75元;
今年的售价为:100×80%=80元;
今年的进价为:80÷(1+25%)=64元;
所以今年进价是去年进价的64÷75=85.3%

9.【答案】
根据题意,可以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看作25,
这样两地间的平路为5,从甲地去往乙地,
上山路为20*2/(2+3)=8,
下山路为20*3/(2+3)=12?


再假设这辆车在平路上的速度为5,
则上山时的速度为4,
下山时的速度为6,于是,
由甲地去乙地所用的总时间为:8/4+5/5+12/6=5


从乙地回到甲地时,汽车上山、下山的速度不变,
但是原来的上山路变成了此时的下山路,
原来的下山路变成了此时的上山路,
所以回来时所用的总时间为:12/4+5/5+8/6=5(1/3)


由于从甲地到乙地共行了10小时,
所以从乙地回来时需要10/5*5(1/3)=10(2/3)小时。

10.【答案】
我们知道从第二天起开始降价,
先降价20%然后又降价24元,
最终是按原价的56%出售的,
所以一共降价44%,因而第三天降价24%。
24÷24%=100元。
原价为100元。因为按原价的56%出售后,
还盈利20元,所以100×56%-20=36元。
所以成本价为:36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