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素材:银川高级中学高二生物课程纲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生物教学素材:银川高级中学高二生物课程纲要

资源简介

银川高级中学高二生物《必修一》、《必修二》课程纲要
编写课程纲要的目的: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为了进一步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对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行为化、可操作化。对课程标准进一步解读,进行课程的二度开发。
课程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以及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的积累,学生会形成良好的科学意识,并能不断地跟随生物科学探索的步伐前进。
情感目标: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养成实事求实的科学精神、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能力目标:掌握一系列相关技能,科学探究能力、生物学实验能力和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
三、时间分配:《必修一》、《必修二》共用18教学周,其中,《必修一》9个教学周;《必修二》9个教学周
教学方法
对现有的教材进行研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让学生进行说、讲、写、画、练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教师进行一言堂,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生物教学应遵循生物学的学科特点,进行探究式教学、直观教学等。
教学评价
生物教学注重实验,记忆、练习。
实验考查、随堂提问。
布置作业,进行批改。
进行检测
阶段性检测和学段检测。
检测的题目不易过多过难,要给学生充分的考虑时间。
单元之后设计练习,并做好每次月考的阅卷分析、讲评工作,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分析学习过程中的漏洞。进行及时补救。
六、教材编写纲要(见续页)
必修一:(共38课时,机动7课时)
课程内容
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
教学建议
个性化设计
第一章:走近细胞
细胞多样性
3课时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辩别不同结构的细胞并说出不同生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
可通过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多种细胞,让学生体会细胞的多样性,和在结构上的差异。
细胞学说
2课时
简述细胞学说建立的几个主要时期。
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内容,并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二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白质

课时
当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结果时,能够:1、概述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2、例举氨基酸的种类
3、阐明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4、解释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5、概述蛋白质在生命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6、简述鉴定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材料、方法。
引导学生展思考、探讨、交交流,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1、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20种氨基酸的结构图,让学生归纳氨基酸的共同特征。2、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过程可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课文,领悟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2
课时
说出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列举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部位。
简述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简述检测核酸的实验原理、材料、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说出核酸的种类及分布。



课时
1、列举糖的主要类别
2、概述糖类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简述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原理、材料、方法
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来获取糖类和脂肪的感性知识。
脂质

课时
列举脂质的主要类别
概述脂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简述鉴定脂质的实验原理、材料、方法
生物大分子
描绘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阐明碳是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元素。
水和无机盐
1课时
说出水和无机盐在细胞内的含量。
简述水分子的特性。
举例说出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
说出水和无机盐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例举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理解水和无机的的重要作用。
由学生自已进行讲述。
第三章:细胞结构
生物膜
1课时
描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说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简述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
利用生活中的可以获得的简单材料制作一个真核细胞模型,增加学生对细胞结构的感性认识。
细胞器
3课时
识别几种细胞器的形态
说出几种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
3、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细胞核
1课时
简述细胞核的功能
概述细胞核的核膜、染色质、核仁的结构和功能。
比较真核和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异同。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第四章:细胞代谢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5课时
简述细胞被动转运的两种方式。
阐明细胞渗透作用的原理
观察并描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现象。
解释质壁分离的原因
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范围
说出膜泡运输的过程和意义。
。采用实验教学

4课时
说出酶的发现历程
概述酶的概念
阐明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设计实验验证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教学内容的突出特点是探究,因此教师要真正将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
教学策略上可采用任务型或问题式教学
ATP
1课时
解释ATP的结构简式
阐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概述ATP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自主学习
 光合作用
4课时
评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说出叶绿体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阐明光合作用的过程
说出光反应与暗反应过程的能量与物质变化。
概述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释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探究性学习。
细胞呼吸
3课时
1、概述细胞呼吸的概念
2、阐明细胞呼吸的过程
阐明细胞呼吸的意义
阐明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探究式教学或问题教学
第六章;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1课时
简述细胞生长概念
2、说出真核细胞两种主要分裂方式
3、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及间期特点。
要重视直观教学,如挂图、模型、课件。
重视实验教学
无丝分裂
描述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举例说出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
有丝分裂
4课时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识别并描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特点
概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阐明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第六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细胞分化
1课时
概述细胞分化的概念
简述细胞分化的意义
描绘细胞分化的特点
本章教学应重于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搜集关于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搜集恶性肿瘤防治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细胞的全能性
概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举例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及应用
解释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及应用
关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1课时
1、简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2、说出细胞凋亡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癌细胞
说出癌细胞的概念
描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简述癌变的原因
必修二(共用39课时,机动6课时)
课程内容
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
教学建议
个性化设计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减数分裂及配子的形成
4课时
1、说明减数分裂的概念、发生范围、位置、实质和结果。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制作减数分裂的模型,阐明减数分裂的过程。
比较同源染色体、联会、交换四分体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区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
比较精卵细胞形成的差异。
本章内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建议运用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化组合听手段进行辅助性教学。
受精作用
1课时
1、说明受精作用的概念和特点
2、概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课时
1、总结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过程,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3、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分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得出在只有RNA而没有D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教师可推荐一些相关网站,学术刊物给学生查找资料,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的方式进行交流。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课时
1、概述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2、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3、阐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制做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模型的方法开展学习。
DNA分子的复制
1课时
1、概述DNA分子复制的时间、过程和条件
2、说明DNA分子复制的特点
3、阐明DNA分子复制的实质
4、概述DNA分子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
2课时
1、说明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的过程
2、说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3、说明遗传密码的特点
本节内容是重、难点,非常抽象,建议采用小组合作竟赛作模拟实验的方法
第三章: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
1课时
1说明孟德尔选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2、分析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的过程,确立从简单到复杂的科学工作方式.
3、讨论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相关数据,形成科学的实验分析习惯
4、分析孟德尔的研究步聚,形成对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的认识。
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能过质疑和推理学习本章内容。
领略假说――演绎法的无穷魅力。
体现“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过程。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5课时
1、列举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区分性状及相对性状
2、举例说蛤纯合子、杂合子、显性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
3运用遗传因子有假设解释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规律。
4、运用合适的方法检验F的基因型。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课时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列举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 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5、 利用实验结果阐明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通过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引入,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伴性遗传
3课时
1、说出确定染色体组型的步骤,识别人类染色体组型图中的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
2、概述生物性别决定的类型,解释人类性别比接近1:1的原因。
说明什么是伴性性遗传
概述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举例说出有关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第四章:生物的变异
基因重组
1课时
1、阐明基因重组的本质、类型、原因及意义。
引导学生在理解减数分裂的基础上分析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类型,尝试从生物变异、育种及转基因技术等方面阐述基因重组的意义。
基因突变
1课时
1、解释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2、说明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
3、概述诱发突变的因素、机理。
搜集有关基因突变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探究和讨论,了解基因突变的特征,阐明基因突变的原因。
染色体变异
3课时
简述染色体畸变的概念
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简述染色体组的概念,举例说出非整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
4、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
利用相关病例,认识染色体变异的类型,了解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有关概念。
育种
2课时
举例说明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
举例说明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
举例说明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4、举例说明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原理及特点。
引导学生对各种育种方法进行归纳和比较。
基因工程
2课时
简述转基因技术的概念、过程及发展。
列举转基因食品的特点
3、比较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的利与弊,形成对转基因食品的客观公正的认识。
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通过讨论、辩论方式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展开评估。
第五章:人类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课时
简述遗传病产生的原因特点。
说出遗传病的分类原则及主要类型。
说出各类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和风险率。
4、例举染色体遗传病的危害并能识别常见遗传病。
建议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实践方法的指导上,让学生学会制定调查活动和搜集活动的方案,并按方案付诸实施。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列举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的方法
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与优生的关系
3、探讨人类遗传病
重点放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遗传病的基本诊断和咨询。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说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及目标。
举例说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应用价值及对科学、社会、健康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出宣传专栏等形式进行学习。
第六章:生物进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的主要内容
3课时
阐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举例说明物种的概念。
尝试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描述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动的因素
5、 解释遗传平衡定律
能过自主性不学习进行联系和对比,深化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课时
比较不同生物类型的差异性,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描绘声绘色不同生物的生物体、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等层次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阐明不同物种间亲关系的远近与生物结构功能所在不同层次上统一模式间的关系。
4、区别异地和同地物种形成的原因。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
1课时
指出进化论与特创论的优势。
列举生物进化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现象。
交流不同物种间亲关系的成因。
认同用进化观分析生命现象的观点。
5、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事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