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多种形式的能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2.知道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的能力。2.通过各种思考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交流表达的能力。3.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多种形式的能量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等例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了解更多关于多种形式的能量的知识,更好的利用能量。【教学重点】通过课本,知道多种形式的能量的知识。【教学难点】建立“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概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气球、橡皮筋、木板小车等实验材料、视频影片等,有关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课本图片。同学们,很多美丽的小村庄里有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水车,大家知道水车为什么会转动吗?问题:是什么让水车转动起来呢?(答河水)不流动的湖水也能够让水车转动起来吗?目的: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讨论:是什么使下图中的物体动起来的?二、新课讲解:(一)让小车动起来可以有多种方法使小车动起来。例如利用帆架在车上,使车可以利用风能使小车动起来;把气球吹胀,放在车尾,然后把气球放气,气球吹出的气流形成的反冲的能量使小车向前运动;用钉子把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上,另一头固定在车上,牵动小车,把橡皮筋拉长,放开手,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会使小车前进;把橡皮筋的一头固定在车上,另一头卷在车的车轴上,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也会使小车前进。活动后,应让学生小结是利用了什么形式的能量使小车动起来,使之感受到使小车动起来的能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导入:(展示实验用的小木车)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可以给这个小车一点能量让小车动起来吗?可以用什么办法呢?讨论:学生观察实验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实验设计。引导:我们要注意每一种让小车动起来的办法有什么不一样。实验:各小组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制作活动,观察并记录。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活动,学生在观察中风、磁、电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讨论:在下面的这些现象中,存在着哪些形式的能量?讨论:能量普遍存在,假如缺少某种能量,世界会怎样呢?资料:核能(二)食物中的能量1.提问:你知道一天吃多少食物才能满足活动需要吗?2.阅读资料,思考下列问题:① 能量的单位是什么?② 儿童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每天消耗的能量是多少?③ 哪类食物中所含能量高,哪类食物所含能量低?④ 今天早餐摄取的食物大约含有多少能量?是如何计算?3.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4.讨论:资料中的食物哪些来自植物?哪些来自动物?这些食物所含能量最终来自哪些生物?5.师生交流,归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