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发生作用时会发生化学变化。2、淀粉与碘酒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征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过程与方法:1、用心体验,用心观察,使用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教学难点】米饭产生甜味的原因以及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教学准备】碘酒、滴管、米饭、淀粉以及常见食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1、同学们,有句古语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很重要?你们知道我们南方人的主食是什么?那北方人呢?2、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心中产生了疑问,我们南方物产丰富,为什么会选择不起眼的米饭为食呢?这米饭到底有什么特殊的物质呢?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探究一下米饭的奥秘?二、品尝米饭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好吃的,看看这是什么呀,谁想要来品尝一下呢?2、刚品尝时是什么味道?咀嚼一会儿后又是什么味道?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原因?3、刚才我们通过咀嚼,发现米饭里出现了淡淡的甜味,到底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你们的猜想和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否一样?(大屏幕出示)米饭中在淀粉和唾液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使我们感觉变甜了,那么这种甜味的物质还是米饭吗?这种变化是什么变化呢?三、讲授新课(一)观察淀粉1、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又名生粉,是家庭厨房的一种烹调用品,下面我们来看看淀粉是什么,哪里有?(大屏幕)2、为了更好地认识淀粉,现在我们用感觉器官近距离地认识淀粉,为了实验安全,同学们可以用手、眼、鼻来了解淀粉。3、讨论交流:淀粉具有哪些特点?(白色、粉末状固体、无明显气味、光滑)(二)用碘酒实验1、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能既快又方便地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呢?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鉴别淀粉的一种秘密武器——碘酒,这种物质在医院里经常能看到它的踪迹,它是一种棕色的液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2、我们也像科学家一样来鉴别一下淀粉,用滴管取两滴碘酒滴在淀粉上,观察现象。3、学生操作。4、淀粉与碘酒混合后有什么变化?这种新产生的蓝紫色物质还是原来的淀粉吗?这种变化是什么变化? 5、验证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只要观察与碘酒混合后是否产生蓝紫色的物质就可以了。刚才大家说米饭中含有淀粉,那将碘酒滴在米饭上也会产生蓝紫色的物质吗?实践试一试。6、分组实践,根据老师的指导每组做一个实验,看看本组的食物是否含有淀粉。7、小结:完成实验表格,组长汇报结果。四、寻找淀粉的踪迹1、我们有了碘酒这种鉴别淀粉的法宝,就可以利用它去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常见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吧!先来看一看实验要求。(大屏幕)2、分组实验。3、相互交流。4、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含有淀粉的食物主要有四大类,请同学们看视频。五、制作神秘的信件1、我们想要写一封神秘的信件,学习了今天这堂课谁能想办法制作密信?2、分组讨论制作方法。3、归纳小结。(大屏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