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知道一定浓度 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2.过程与方法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难点: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证据.三:教学准备每组一小杯盐或糖,1只烧杯,一根筷子,一小块马铃薯,一块布。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呀,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什么?生:土豆,马铃薯师:对,老师今天带来马铃薯就要给你们表演一个神奇的魔术。同学们现在开始瞪大你们的眼睛哦,不要眨眼睛哦。老师,把马铃薯放下去,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呢?生:马铃薯沉下去了。师:同学们,就在上课前老师对另外一杯的液体施展了魔法。你们在瞪大你们的眼睛看看,把马铃薯放下去,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呢?二、新授?(一)教师演示马铃薯的沉浮?1.(出示马铃薯)让孩子们会说说书面语和俗语称(土豆、洋芋艿、马铃薯),引出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猜猜看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2.把马铃薯轻轻放入1号杯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3.把马铃薯从清水1号杯里拿出,擦干。(师:我对2号杯施了魔法哦!)把刚才的马铃薯轻轻放入2号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4.思考:马铃薯的沉浮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学生思考汇报)?5.通过哪些方法可以检验两种液体的不同呢?(师提示:允许同学们通过说和动手两种方法回答 方法有很多:看、闻、尝――不能随便尝、试纸)学生畅所欲言。?师:魔法的成功是因为在相同的表象下面还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刚才同学们用了看、闻等方法都不能确定这两杯液体的不同,我们还可以用加热,使水分子蒸发,看分别留下不同物质的方法来探究一下这液体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1.观看液滴加热实验。?⑴用木夹夹住小铁片,分别用滴管从两个烧杯中各取一滴液滴。⑵用酒精灯加热铁片上的液滴,仔细观察比较,两个液滴留下痕迹会有什么不同。?加热后2号杯中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2.思考: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学生观察交流:是2号杯中的物质使马铃薯浮起来的,但是你能知道这是什么物质吗?(不能确定)老师告诉你:这就是溶解了盐的溶液。?(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1.不是只有盐的溶液能让马铃薯浮起来,我们还可以调制更多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2.试一试:调制更多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同学们在试验之前应该注意些什么???4.汇报实验发现。?5.引导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是什么样的液体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呢??6.学生交流。并不是马铃薯放进盐水中就可以浮起来,随着液体浓度的增加,马铃薯才会上浮。也就是说当糖水、盐水、味精水等液体达到一定浓度时马铃薯都会浮起来。?(四)师小结师:小结马铃薯浮起来的原因是糖水、盐水、味精水、碱水达到一定浓度,这里蕴藏着科学道理。科学讲究质疑,通过观察、发现;通过合理推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最终我们将能够验证我们的设想,解决我们的疑问。?三、课外拓展任何一项科学发现都是可以造福人类的,同学们可以到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看看我们今天的科学发现是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便利,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板书设计: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实验记录表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小组组长: 实验操作员: 水的量盐(糖、味精)的量(单位:勺)沉浮情况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讨论: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