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时间在流逝》教学设计1、时间在流逝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2、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过程与方法:1、运用各种方法感受一分钟的长短。2、根据估计一分钟时长的经验,比较合理地估计10分钟持续的时间。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2、我们要珍惜时间。二、教学重点: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2、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教学难点:运用各种方法感受一分钟的长短。2、根据估计一分钟时长的经验,比较合理地估计3或5分钟持续的时间。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导入: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短的又是最长的,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是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大的,是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珍贵的。学生猜谜语,揭示谜底。导入新课。(二)现在几点了1、师:不看时钟和手表,你能知道现在大概几点吗?2、学生猜测。3、师:根据什么判断的?4、指名说。5、小结:(1)可以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估计。 (2)根据每节课上课时间进行推测。6、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都是没有钟表的情况下采取的方法,如果有了钟表我们就会方便许多。7、课件出示钟表,提问:你还记得钟表每部分名称和计量方法吗?(1)钟表用什么计量时间?(时、分、秒)(2)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细长的针叫什么?(分针、时针、秒针)(3)秒针转动一圈表示多长时间?转动一圈呢?(1秒钟、1分钟)8、提问:你觉得1分钟长吗?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9、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休息1分钟,喊停做好。10、师:有什么感受?感觉是长还是短?11、指名说。12、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感受一分钟的长短?13、分组讨论14、汇报交流(1)摸自己的脉搏。(2)写字。(3)计算。15、教师计时,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感受1分钟的长短。16、统计数据,汇报交流。17、小结:1分钟虽然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因为时间在流逝。(板书课题)(三)过去多少时间了1、师:刚才我们感受了1分钟的长短,现在你估计一下, 我们这节课已经过去了多少分钟?2、指名说。3、教师公布准确时间。4、请一名学生到讲台估计3分钟的时间,其他学生选择一个方法验证这个同学估计的是否准确。5、提问:我们刚才估计的时间准确吗?(不准确)怎样才能准确的计量时间呢?(正确运用计时工具)四、结束教学师:这节课,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时间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是不准确的,要正确运用计时工具。下节课,我们来学习在钟表发明以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时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