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 本课选自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教材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展开活动。学社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影响物体的沉浮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本课将展开对另一个量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联系本单元的第1课,继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本课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体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知道了有些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上浮,知道了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具备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因此,学生的思维难度不太大。一般情况下,学生们对物体沉浮的关注,只落到物体的本身,如大小、形状、轻重等,很少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方面的经验,本课将引导学生展开对另一变量——液体密度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过程和方法: 1、使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3、学会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教学重点: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总结归纳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准备: 马铃薯若干,烧杯10个,食盐若干,白糖若干,酒精灯10盏,火柴10盒,搅拌棒10根,铁匙10个,小匙10个,滴管两支。 教学过程: 引入 前几天周庆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张图片,他说他去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旅游,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这张图片(死海),哪位同学能说出这是在哪里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多同学都喜欢吃的东西。出示马铃薯,请问这是什么? 2、提问:马铃薯是我们平时吃的蔬菜,今天我们把马铃薯拿到课堂上,老师这还有两杯液体,想一想,我们可以研究什么问题? 3、讲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课题,出示课件课题) 二、马铃薯的沉浮 1、预测:假如把马铃薯放在这个装液体的杯中,你们猜它是沉还是浮呢?说说你猜测的理由。 2、演示:谁愿意上前面来试一试,请大家认真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板书:观察,发现) 师:怎样放马铃薯?扔进去吗?(轻轻放) (生操作 :马铃薯放在1号杯中沉,在2号杯中浮) 3、猜测:同一个马铃薯,在1号杯中沉,在2号杯中浮,马铃薯在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呢? 生:(在教师引导下推测)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可能与杯中装的液体有关。 师:我们不知道这个杯中装的是什么液体,但根据刚才看到的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出什么?(两个杯中的液体不一样)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知道这两种液体不同呢?怎样验证呢? 生讨论、汇报检验方法。 师:你们要想用加热的方法检验,需要些什么材料呢?(板书:验证) (生讨论汇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教师适当补充并加以说明。) 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4、小组分工,取液滴,1号勺取1号杯中的液体,2号勺取2号杯中的液体。 5、分组实验。 6、汇报研究结果: 师: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生:加热一号杯中的液体,铁勺中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加热二号杯中的液体,铁勺中留下了白色的痕迹。(白色的颗粒状物体。) 师:这两杯液体一样吗?我们的推测对不对?这说明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生:里面溶解了一些物质。(板书:溶解物质)?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能让马铃薯上浮的液体中溶解了一种白色物质,那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盐、糖、碱都可以溶解在水中,你能用其中一种材料做实验去验证你的猜测吗?你打算怎样调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呢?需要什么材料?每种材料用来做什么? 1、师生讨论:调制盐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杯中盐是一次性加入,还是分批加入? 生:一勺一勺地加。 师:一勺盐是多少呢? 生:一平勺。 师:加入后还要做些什么??生:加入后要用筷子搅拌,使盐充分溶解,再放入马铃薯看它是不是浮起来了? 2、投影:温馨提示 调制盐(或糖、碱)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每次加一平勺。 (2)每加一勺,都要搅拌至完全溶解,停下来观察,看看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在表格上做好记录。 (3)夹出马铃薯,继续加盐(或糖、碱)搅拌至完全溶解,再放入马铃薯,再继续观察记录。 3、小组合作: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盐水、糖水、碱水任选其一) 4、汇报: 师:说一说你们调制的过程和发现。(生汇报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调制的方法和过程。) 师: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生:不是的。 5、教师小结:水中溶解了足够多的食盐(糖)等物质时,马铃薯能够浮起来。足够多就是液体达到了一定的浓度(板书:一定浓度) 也就是说,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