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新课引入杨贵妃去日本了吗?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灭亡1、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2、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3、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大统的重要性。重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难点: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教学目标:一、安史之乱杨贵妃李隆基(685~76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白居易《长恨歌》一 安史之乱(755——763)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统治前期 统治后期 崇尚节俭 任用贤相姚崇宋璟 励精图治 整顿吏治 唐玄宗后期朝政日趋腐败日益骄奢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不理政事、宠幸杨贵妃朝政腐败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材料一、 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①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高力士李林甫杨国忠材料二、 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②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材料三、 (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材料四、 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致使地方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③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材料五、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安禄山④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唐朝节度使经过:755年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一起发动叛乱。性质:是一场地方节度使发动的夺取中央政权的叛乱,它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浩劫。渤海长安太原魏州汴州睢州洛阳幽州云州九原营州灵武益州北京马嵬驿河黄江长常山井陉关潼关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安史叛军进攻路线唐、回纥军反击路线唐玄宗入蜀路线河东范阳平卢河东755年-763年2、安史之乱的概况2.经过:①755年冬,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陷洛阳,直逼长安。玄宗奔蜀,肃宗继位。②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史集团分裂。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安庆绪被史思明杀死。史思明称大燕皇帝,再陷洛阳。③761年,史思明大败李光弼,西犯长安,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杀掉,叛军大衰。763年,李适、仆国怀恩等收复失地,史朝义自杀。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安史之乱起后,玄宗逃往四川,途经马嵬驿,禁军请诛杨国忠并赐死贵妃,众怒难犯,玄宗命缢死贵妃,时年38岁。材料一: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资治通鉴》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材料三: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根据材料,说说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影响: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②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③节度使权利逐渐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二 .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 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唐玄宗开元后期,唐初宦官不登三品的旧制被打破。宦官高力士已是官高位显,之后的李辅国权倾朝野。他卖官鬻爵,结党营私。后来的宦官,一个胜似一个。唐后期八个皇帝由宦官拥立,两个皇帝被宦官害死。宦官把持了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甚至皇帝的废立.你这混帐东西,别看你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活不了!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宦官专权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2、黄巢起义经过:时间:领导人:过程:875年王仙芝,黄巢;山东、河南一带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深受民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结果:884年,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影响: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3.唐朝灭亡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背景: 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 藩镇割据;政局动荡。 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概况: 875年起义,转战南北,攻 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课内小结:黄巢起义唐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①唐朝后期统治的腐朽②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是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③黄巢起义给唐朝的统治致命的打击课后思考:唐玄宗前半生与后半生对比鲜明,前半生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后半生贪图享乐,荒废朝政,致使战乱爆发,唐朝自此由盛转衰,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唐玄宗,从他的一生经历中你又得到了哪些启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居安思危、防止腐败、注重民生、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唐朝灭亡 后梁建立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五代十国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 前蜀、吴、 闽、 吴越、楚、 后蜀、南唐、南汉、南平、北汉。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始终存在统一的必然趋势。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唐朝藩镇割据。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2.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3.发展趋势4.五代十国统治特点 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②政权更迭频繁①武人统治唐朝五代十国黄巢起义“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由 盛转 衰安史之乱唐玄宗后期朝政日趋腐败节度使势力膨胀致命 打击赋役繁重,人民生活困苦灭亡板书设计618年(建立)唐 朝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由盛转衰)黄巢起义(致命打击)907年灭亡(朱 温建立后梁政权)小结: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 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由盛转衰并最终灭亡。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随堂训练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A2.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B3.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4.“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CD5.番禺日报2016年10月2日文章:……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6.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DA7.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8.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 )A.张角 B.黄巢 C.安禄山 D.史思明CB9.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10.“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CD 毛泽东对唐玄宗的评价:“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你觉得毛泽东的评价对吗?为什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道理?@对。@唐玄宗前期,重用人才,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衰而亡。@懂得治乱兴衰的道理。综合探究问题呈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帝王志】梁太祖朱温,本为叛军,叛变归唐后又灭唐,反复无常_高清.mp4 一分钟带您了解唐末黄巢起义_高清.mp4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42张PPT).pptx 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如何建立和灭亡的_高清.mp4 安史之乱_标清.mp4 杨贵妃当年到底死了没有为何日本人说她逃到了日本,还有后代_高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