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长方体的认识 一、单选题 1.用一团长10米的塑料绳捆扎礼品盒(如图),如果接头处绳长25厘米,这团塑料绳可以捆礼品盒(图中单位cm)(?? )A.?8个?????????????????????????????????????B.?12个?????????????????????????????????????C.?10个?????????????????????????????????????D.?9个2.一个长方体,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棱长总和是64分米,高是(??? )分米。 A.?2??????????????????????????????????????????????B.?3??????????????????????????????????????????????C.?43.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 )。 A.?只有三个面????????????????????????B.?只能看到三个面????????????????????????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4.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求用多少铁丝,是求长方体的(?? ) A.?表面积??????????????????????????????????????B.?体积??????????????????????????????????????C.?棱长总和二、判断题 5.如果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那么其余的四个面的面积都相等。6.长方体最多有4个面是正方形。 7.两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0厘米.( ??) 8.堆放物体越多,露出来的面有时却少。 三、填空题 9.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________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________的长方体。 10.在长方体中,有时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________形.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________. 11.用一个 最多可以画出________个不同的长方形,用一个 最多可以画出________个不同的正方形。 12.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写着A,B,C,D,E,F等6个字母,下图是这个正方体的不同摆放,A的对面是________1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分米,把它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四、解答题 14.说一说。(1)墨汁盒的上面是什么形状?与它相对的是哪个面? (2)前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面与它相同? (3)哪个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 15.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40厘米、30厘米的小纸箱,在所有的棱上粘上胶带,至少需要多长的胶带? 五、应用题 16.把两个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A 【解析】【解答】25×2+15×2+5×4+25=50+30+20+25=125(厘米)125厘米=1.25米10÷1.25=8(个)故答案为:A【分析】先根据长方体的特征计算出捆一个盒子使用的长度,换算单位后用绳子的总长度除以每个盒子需要的长度即可求出捆扎的盒子个数.2.【答案】 B 【解析】【解答】解:64÷4-8-5=16-8-5=3(分米)故答案为:B【分析】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由此用棱长总和除以4求出长宽高的和,减去长和宽即可求出高。3.【答案】 C 【解析】【解答】我们平时在观察长方体时,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长方体共6个面,分为三组,上下,左右,前后,角度最佳的时候,是分别看到每一组其中的一个面。【分析】所以,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4.【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求用多少铁丝,是求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故选:C.【分析】求制作长方体的框架所需多长的铁丝,即求长方体12条棱的总长度,即棱长总和;据此选择即可.二、判断题5.【答案】 正确 【解析】【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它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如果一个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也就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那么它的另外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由此解答。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因长方体是4个面都是长方形,两个面是正方形,故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长方体共有6个面,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有两组对面是相同的长方形,否则不能组合成长方体;如果有4个面是正方形,不能组成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据此可求解。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两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5×4+5×4+(5+5)×4=80厘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5厘米、5+5=10厘米,而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有4条,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4+宽×4+高×4,据此作答即可。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堆放物体越多,露出来的面有时却少,说法正确。【分析】拼合或是码放物体有遮挡面的现象存在,所以露出来的面不因码放物体而增加。三、填空题9.【答案】相等;特殊 【解析】【分析】由正方体的特征可知,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答案为相等、特殊10.【答案】 正方;相等 【解析】【解答】在长方体中,有时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故答案为:正方;相等。 ??????????????????????????? 【分析】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是长方体,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是正方体,长方体包括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11.【答案】 3;1 【解析】【解答】 用一个 最多可以画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用一个 最多可以画出1个不同的正方形。 故答案为:3;1. 【分析】观察图可知,这个长方体的前、上、左三个面不相同,用这个长方体最多可以画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所以用一个正方体最多可以画出1种正方形.12.【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与B、C相邻,D也与B、C相邻,那么A的对面是D.故答案为:D【分析】分别判断出与B、C相邻的两个面,这两个面就是相对的面.13.【答案】 16【解析】【解答】24÷6=4(平方分米)24÷2+4=16(平方分米)【分析】正方体总共有6个面,表面积是24平方分米,那么可以求出每个面是4平方分米,把一个正方体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原来的一半,再多出一个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所以还要加上,算出,总共是16平方分米。四、解答题14.【答案】(1)解:墨汁盒的上面是长方形,与它相对的是下面。(2)解:前面的长是12cm,宽是5cm,后面与它相同。(3)解:左面或右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 【解析】【解答】(1)根据分析可知,墨汁盒的上面是长方形,与它相对的是下面;(2)根据分析可知,前面的长是12cm,宽是5cm,后面与它相同;(3)根据分析可知,左面或右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前后相对,左右相对,上下相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据此解答;(2)观察图形可知,前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12cm,宽是5厘米,后面与前面是对面,完全相同;(3)观察图形可知,左右是对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据此解答.15.【答案】 解:(50+40+30)×4 =120×4=480(厘米)答:至少需要480厘米长的胶带。【解析】【分析】彩带的长度就是长方体的棱长和,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根据公式计算即可。五、应用题16.【答案】解:(2+1+1)×4=4×4=16(cm)答: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6cm. 【解析】【分析】拼成的长方体的长是2,宽和高都是1,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根据公式计算棱长之和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