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十章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知识清单考点梳理 夯基提能知识点1自然特征与农业1.世界屋脊(1)位置和范围:位于我国西南部,大体位于① 山脉以西,② 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和云南省的部分地区。?(2)地形:平均海拔在③ 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④ ”之称。显著的地形特征是“⑤ ”。?(3)气候:独特的⑥ 气候。其特点是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⑦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4)河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地区成为⑧ 、⑨ 、⑩ 、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1)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的概况高寒 牧区 主要牧区 西藏牧区、? 牧区? 发展条件 特殊的高原环境:高寒、缺氧、低气压等;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 优良畜种 藏绵羊、藏山羊、牦牛(被称为“? ”)?河谷 农业区 分布 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 谷地? 农作物 ? 、小麦? 发展条件 日照时间长、气温较高,土壤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作物生长(1)青藏地区的种植业是河谷农业,西北地区的种植业是绿洲农业。(2)制约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是热量不足。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是水资源不足。(2)青藏地区居民的生活a.衣:青藏地区的传统服饰是? 。?b.食: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是糌粑,牛羊肉也是常见的食物。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爱喝用青稞酿造的青稞酒。c.住: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 。?d.行:青藏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牦牛也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知识点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江河的源地(1)位置:位于① 省南部,是② 源区、③ 源区、④ 源区的总称,被誉为“⑤ ”。?(2)补给水源:⑥ 和⑦ 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河流的天然调蓄器。?2.三江源地区的保护(1)重要性: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⑧ 、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2)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问题原因 近年来,由于全球⑨ ,冰川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牧、⑩ 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 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3)保护措施: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 (林),? 、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三江源地区的野生动物有兽类85种,鸟类237种,两栖爬行类4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等35种。另外,还有省级保护动物艾虎、沙狐、斑头雁、赤麻鸭等32种。知识点3中国在世界中1.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1)地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① 国家。?(2)成就时期 成就“一五” 时期 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和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和公路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78年 实行改革开放,在广东的② 、珠海、汕头和福建的③ 设立经济特区。随着开放地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21世纪 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目前 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④ 大经济体?2.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表现 问题 解决措施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区域发展不平衡 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⑤ 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是海洋大国,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政府一贯表示,应当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公平合理解决这些争议问题,以保卫我国的海洋国土,维护我国海洋合法权益3.做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我国对世界贡献巨大 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出“和谐世界”理念 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的“⑥ ”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辽阔的海域1.我国的海洋国土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省东部濒临的太平洋部分海域,它们自北向南呈弧状分布。(1)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面积最小;(2)黄海因黄河泥沙导致海水呈黄色而得名;(3)东海是东中国海的简称,其南部为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台湾海峡;(4)南海是南中国海的简称,分布有众多岛屿、岩礁、沙洲和浅滩,统称为南海诸岛。2.海洋环境保护由于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过度利用、某些海洋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当、陆源污染物排放、船舶及海上机械溢油、人工废弃物倾倒等原因,使得我国部分海域海水遭受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生物资源枯竭、赤潮与海岸侵蚀等灾害,直接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海洋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任重道远。考点突破学思结合 高效突破考点1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典例1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1~2题。1.该地形区可能位于中国的 ( )A.北方地区 B.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2.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B.②日照少,太阳辐射弱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D.④湖泊星罗,大河源头???【方法技巧】 青藏地区的人地关系考点2青藏地区的农牧业典例2 (2018·湖北恩施)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牧业的表述,可信的是 ( )A.除青稞和小麦外,还可少量种植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B.“高原之舟”——牦牛毛长皮厚、体形高大、身体强壮C.高原牧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部D.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河谷地带??考点3三江源地区典例3 下列关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大气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B.“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C.主要保护的珍稀动物是三河马、三河牛D.开垦荒地,种植青稞可有效改善该区生态环境???考点4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典例4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中仍面临着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 (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序居后 ②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 ③粮食生产水平低,大部分人口的温饱问题仍不能得到解决 ④制造业水平较低,与制造业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方法技巧】 根据问题分析措施面对“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东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面对“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九、十章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知识清单知识点1①横断 ②昆仑 ③4000 ④世界屋脊 ⑤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⑥高寒 ⑦大 ⑧长江 ⑨黄河 ⑩澜沧江 青海高原之舟 湟水 青稞 藏袍 平顶碉房知识点2①青海 ②长江 ③黄河 ④澜沧江 ⑤中华水塔 ⑥雪山⑦冰川 ⑧高 ⑨气候变暖 ⑩乱采滥挖 退耕还草 全面禁猎知识点3①发展中 ②深圳 ③厦门 ④二 ⑤内地 ⑥和谐世界考点突破典例1【解析】本题组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第1题,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第2题,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湖泊星罗棋布,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答案】 1.B 2.D典例2【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农牧业。青藏地区的农业是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和小麦等,还可少量种植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高原之舟”牦牛毛长皮厚,体形较矮,身体强壮,特别耐寒;高原牧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答案】 A典例3【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概况。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该地区海拔高,人烟稀少,大气洁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是藏羚羊等;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应加以保护。【答案】 B典例4【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发展情况。我国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序居后,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虽然我国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制造业水平较低,与制造业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迈向小康社会的路上。【答案】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