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生物复习:8年级下册 第7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中考生物复习:8年级下册 第7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资源简介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知识清单考点梳理 夯基提能



知识点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原始地球
(1)形成时间:大约在46亿年前。
(2)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明显的区别是①            。?
2.米勒实验
(1)实验装置(完成下面的填图):

(2)米勒实验的结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④               。?
3.海洋化学起源说
(1)原始生命诞生于⑤    (场所),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过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其中,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被⑥    的实验证实,但是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的过程还没有被实验证实)。?

知识点2生物进化的历程
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1)化石的比较:
a.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化石是生物体的①    、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b.比较不同地层中的化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②    、水生生物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③    生物也越多,从而推测出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c.研究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发现,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可以推测,鸟类是由④    动物进化而来的。?

化石
(1)不是晚近的地层中也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有些低等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它们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形成化石,但在较古老的地层中没有高等生物的化石。
(2)生物进化的许多环节还缺少化石证据,其原因可能是有的化石还未被发现,有些生物没有形成化石,地壳运动或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化石被毁灭。
(2)基因和蛋白质的比较:对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出,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⑤    。?
(3)同源器官的比较:马的前肢、鹰的翅膀和蝙蝠的前肢外形差别很大,但它们的骨骼排列是相似的。这说明它们是由⑥      进化而来的。?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⑦          ,由水生到陆生。?

知识点3生物进化的原因
1.保护色
(1)概念: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2)意义: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①    和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
(3)保护色的形成原因:是长期②    的结果。?
2.自然选择学说
提出者 ③   ?
主要 内容 过度繁殖 (前提) 在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④    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生存斗争 (手段) 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基础)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适者生存 (结果) 只有那些具有⑤    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⑥    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自然选择的概念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生物进化的原因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⑦    而不断进化?
说明 生物的变异是⑧    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考点突破学思结合 高效突破



考点1米勒实验
典例1 (2019·山东烟台)证据和逻辑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依据“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结果。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  )

A.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形成生命
B.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C.由非生命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D.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
?
?
?
?
?
?

考点2生物进化的历程和推理
典例2 “进化树”可以直观地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如图为部分“进化树”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测 (  )

A.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c
C.a和d的亲缘关系比a和b的亲缘关系更近
D.a、b一定比c、d高等
?
?
?
?
?
?
【易错警示】 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2)蕨类植物不是由苔藓植物进化而来的,而是由藻类植物进化而来的。
(3)哺乳动物不是由鸟类进化而来的,而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考点3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典例3 (2019·广西)养鸡场饲养员用杀虫剂灭杀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药效逐渐下降。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
A.药效下降是因为苍蝇体表产生了保护膜
B.苍蝇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苍蝇对杀虫剂有应激性,趋利避害
?
?
【方法指导】 正确应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害虫(或细菌)的抗药性
(1)害虫(或细菌)的群体中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变异,其中就包括抗药性变异和不抗药性变异。
(2)使用药物杀灭害虫(或细菌)时,药物对害虫(或细菌)的这种变异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
(3)一般情况下,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杀灭害虫(或细菌)时,药物的效果特别明显,说明绝大多数害虫(或细菌)不具有抗药性变异,因此被药物杀死而淘汰,极少数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存活下来,它们通过繁殖将抗药性强的变异遗传给了后代。
(4)经过这样一代一代地选择,抗药性强的这种变异逐代积累,从而使药物的疗效逐渐降低,因此害虫(或细菌)的抗药性的形成是药物定向选择的结果。


实验突破专项突破 提升素养



实验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提出问题】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
【作出假设】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动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结果。
【制订计划】
1.准备一块面积为0.8米×0.8米的彩色纸(背景颜色为红色)和10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小纸片的颜色代表①                )。?
2.以小组为单位,5个~6个同学为一组,推举一人为组长。
3.组长在桌子上展开彩纸,作为生物的“②    ”,并检查小纸片,记下纸片的颜色和数量。?
4.组长是监督人,其他同学都是“③    ”,他们的“猎物”是小纸片,组长时刻注意“捕食者”取出的“猎物”数和剩下的“猎物”数。?
5.“捕食者”事先背对桌子,组长将小纸片均匀地撒在彩纸上,不要使小纸片粘在一起。
6.小纸片是“捕食者”的“猎物”,彩纸的背景是“捕食者”的生活环境。“捕食者”每转向桌子一次,快速选一张小纸片(只用眼睛判定它的位置),把它拿出来放在另一只手中,然后继续转身选取,直到大彩纸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组长通知不再选择时为止。注意:“捕食者”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7.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8.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后代,而且体色与自己的相同。在每个“幸存者”下面放上3个从老师那儿拿来的备用小纸片。
9.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充分混合,重复上面的第4步~第8步,重复至少4次。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实施计划】按照上面的步骤实施计划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和记录。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纸片 颜色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实验结论】颜色与“生活环境”相似的“幸存者”数目最多,由此推断出保护色的形成是生物在与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结果。
典例 如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的实验结果,请你根据该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纸片 颜色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红 17 7 21 12 36 17 51 22 66 25
黄 17 4 12 0 0 0 0 0 0 0
绿 17 4 12 6 18 3 9 1 3 0
白 17 3 9 3 9 2 6 1 3 0
蓝 17 4 12 1 3 0 0 0 0 0
粉 17 3 9 3 9 3 9 1 3 0


(1)根据记录的数据结果,分析实验中作为背景的布料颜色可能为    色。?
(2)在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小纸片的颜色种类很接近,但数量上与“生活环境”——背景布料色彩越接近的小纸片数量就越    (填“多”或“少”)的。?
(3)每经过一代,小纸片的颜色种类就可能减少一种或几种,这是因为小纸片颜色与“生活环境”——背景布料色彩对比造成的结果,反差    的,就越容易被选择出来,反差    的,越容易被保留下来。?
(4)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得出结论:动物的保护色是    的结果。?
?
?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知识清单
知识点1
①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②原始大气 ③氨基酸 ④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⑤原始海洋 ⑥米勒
知识点2
①遗体 ②低等 ③陆生 ④爬行 ⑤黑猩猩 ⑥共同的祖先 ⑦由低等到高等
知识点3
①躲避敌害 ②自然选择 ③达尔文 ④繁殖 ⑤有利变异
⑥不利变异 ⑦自然选择 ⑧不定向
考点突破
【典例1】
【解析】本题考查米勒实验的过程及结论。米勒实验证实,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答案】 B
【典例2】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B项错误;由“进化树”可知,a和b的亲缘关系比a和d的亲缘关系更近,C项错误;由题图不能确定a、b一定比c、d高等,D项错误。
【答案】 A
【典例3】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具体的生命现象。在使用杀虫剂前,苍蝇群体中就出现了抗药性个体,使用杀虫剂后,杀虫剂对苍蝇进行了选择,抗药性强的苍蝇存活并繁殖,抗药性弱的苍蝇死亡,C项正确。
【答案】 C
实验突破
实验
①某种动物不同体色的变异类型 ②生活环境 ③捕食者
【典例】
【解析】本题考查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1)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中,若纸片的颜色与背景颜色一致,则不易被“捕食者”发现,这样经过几次选择后,剩下小纸片的数量就越多。由题表可知,剩下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红色,因此实验所用的背景布料可能为红色。(2)与背景颜色越接近的小纸片数量就越多。(3)小纸片的颜色与“生活环境”——背景布料色彩对比反差越大的,就越容易被发现而被选出,反差越小的,越容易被保留下来。(4)该实验说明,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环境对生物进行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1)红
(2)多
(3)越大 越小
(4)自然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