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消化与吸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2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有关消化系统的问题 。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2、能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及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小组内成员能自主明确分工,高效合作。2、能积极主动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交流。STSE目标:能根据各个消化的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想像等多种方法在记住消化道名称的基础上,探究消化器官的作用,逐渐感悟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科学探究学案;2、消化系统拼图材料消化系统模型;3其他实验用品等。教学过程一、汇报调查导入师:欢迎大家来到科学课堂,课前,老师留了一个小小调查任务,要求同学们调查一下自己或者身边亲人朋友在什么情况下引起了比如说肠炎,肚疼,胃疼等疾病,完成调查表,同学们完成调查任务了吗?生:完成了。师:哪位小调查员来汇报一下你的调查?生:我调查了我自己,我得了肠胃炎,我生病的原因是因为我一口气吃了十几个雪糕,症状是我一天上了十几次厕所。生:我调查的是王东,原因是由于过度运动导致他的阑尾疼痛。生:我调查的是我妈妈,她因为吃的东西太杂了所以消化不良。师:?同学们,看来引起以上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消化不良,或者吸收不好。(板书:消化与吸收)(设计意图:此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调查、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同时使学生明白科学发现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善于留心身边现象的科学习惯。)二、认识消化系统1、看一看、说一说:揭示探究活动主题。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消化与吸收的有关问题。同学们请看大屏幕,首先来了解消化系统。(播放食物消化过程所经过器官的视频资料)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师: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想知道些什么呢?生:我看到了食物消化的过程,我想知道这些消化的器官叫什么?作用分别是什么?生:我看到了食物进入人体后,在人体中所行走的路线,我想知道这些器官的所在位置。师,在刚才的观察过程中,你认识那些器官?生:我认识胃,小肠和大肠。生:我认识烟和口腔。生:我认为消化器官还有肛门。(设计意图: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2、拼一拼、认一认: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师:消化系统究竟是由哪些消化器官组成的呢?下面我们来考一考同学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进行一场组图游戏大PK。老师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了一份纸板板和一袋散图,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将散图贴在纸板上。准备好了吗?开始!(同学们在组长的指挥下,迫不及待地打开散图带,根据纸板上的模型轮廓开始观察拼图。一、二、三组迅速拼完,只有第四组还在手忙脚乱地拼着。)师:成功了吗?(第四小组的同学低着头说:“没有。”)师:哪位同学愿意帮帮第四小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在同学的帮助下第四组的同学很快就完成了拼图)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完成的拼图就是我们人体得消化系统。请同学们看着这幅图,结合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我们探究学案来讨论一下,我们的消化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同学们看着自己拼完的图以及探究学案的消化模型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发言交流。)师:(出示消化系统模型)瞧!这就是我们人体的消化系统模型,哪个小组愿意吧你们的讨论情况汇报一下?生1:我们组的讨论成果是,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烟、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消化腺主要由唾液腺、肝脏、胰脏、肠腺、胃腺等组成。(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3、学一学、连一连: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师:这些消化器官在消化与吸收过程中都起到什么作用了呢?请同学们,独立认真地阅读我们的探究学案的知识链接,并完成背面的连一连。(同学们认着自学,一边学习一边用笔勾画着……)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消化道器官有哪些功能和作用?生:口腔是咀嚼初步消化的食物,咽是食物吞咽的入口,食道是食物的通道,胃是储存和消化食物,小肠是吸收食物吸收养分,大肠是吸收少量水残渣形成的粪便,肛门是排泄粪便。生:唾液腺是他是可以分泌唾液的,他能促进消化肝脏可以分泌胆汁促进消化胰腺可以分泌胰液来促进消化,肠腺可以分泌长夜来促进消化而胃腺可以分泌胃液促进消化,(设计意图:对于较为抽象的知识采用学一学、连一连,使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扫清障碍。)三、探究消化吸收过程1、尝馒头,感觉唾液对馒头的初步消化。同学们,这些消化器官可是我们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功臣,那消化系统究竟是怎样工作的?食物又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探究园,同学们瞧这是什么?(出示馒头)师:大家可不要小瞧这馒头,这馒头里也有科学秘密,等待在座的每一位去发现呢?现在我们就以馒头为例来研究食物是怎么样被消化和吸收的,各小组的一号组长起立,到台前来领一下你们的实验材料。接下来我们就来品尝馒头,请看大屏幕,(出示品尝要求:1、用牙签把馒头送入口中,不能用手,注意卫生。2、品尝完毕组内成员交流感受与发现。如:形态、硬度、干湿程度、味道等有何变化。)(小组成员在组织的指挥下一次用牙签把小块儿馒头放入口中细细品尝,一边品尝一边交流着感受,观察其他组员口中馒头形态的变化。)师:哪个小组把你们的感受向大家汇报一下?生:我们组通过讨论,发现馒头在口中,先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被牙齿咀嚼以后,变的又细又小,变成一些小颗粒然后又变成黏黏的团。生:我补充,馒头经过口腔中的唾液搅拌以后,变的越来越软,感觉像粥一样。由于唾液的混合,所以馒头变的越来越湿。生:我补充,刚开始馒头在嘴里面味道是很平淡的,嚼着嚼着,一会就会发现馒头在自己嘴里有些甜味师:为什么会变甜呢?谈谈你的猜想。生:我感觉应该是唾液在里面起到的作用,生:我猜想可能是唾液里面含一点糖,生:我反对唾液含糖的假设。我们口腔中有唾液,可是没有感觉到甜。师:这个猜想被你用事实验证了。同学们,老师对这个问题也非常感兴趣,课前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口腔中的唾液内含有大量的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生:因为馒头中含有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所以咀嚼就会感觉到馒头有点甜(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捕捉科学知识,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一步使学生明白科学发现就在身边。)2、看插图,分析食物被消化吸收的过程。师:此时这块带着甜味的小馒头到哪了?生:肚子、胃里师:那它在我们体内又开始了怎么样的奇妙旅行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我们书上24页得插图,注意了这个小机器人代表一个消化道器官,小机器人出进的地方就是一个消化道器官,而咽和肛门作用很明显,小机器人就没有出现,那同学们千万不要把他落下啊,好,那在瞧这里,戴红帽子的小工作人员往体内喷的白色液体是消化液,那流出的黄色液体是养分,蓝色液体代表着水分,下面呢?就请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我们学案的探究提示,结合24页插图展开想象,完成探究记录,开始!讨论交流内容:(1)看一看,食物经过了哪些消化器官?(记录下来)( ) ( ) ( ) ( ) ( ) ( ) ( )(2)在食物履行过程中,那些“小红帽”在干什么?(说一说)(3)我们吃的食物哪里去了?(说一说)(4)食物在旅行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一说,然后记录下来)( 大块 ) ( ) (5)小组内交流一下“食物究竟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用本组喜欢的形式展示汇报。如:说一说、演一演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件及探究学案的提示指导下开始探究活动,讨论交流着自己的发现。讨论交流完毕进行汇报)师:食物经过了那些消化器官?生:食物先是经过口腔然后到咽,然后再到食道,然后到胃、小肠、大肠、肛门。师:小红帽在干什么?生:小红帽在往里面喷消化液。师:这是你的观察和发现其他,有要补充吗?生:小红帽在往食物里喷水分,还有吸收养分,师:喷出的液体我们提示什么?生:消化液。生:还有这个在吸收养分。师:吸收养分,那我们吃的食物,哪里去了?生:我们吃的食物,一部分被我们吸收利用掉了,一部分被我们排出体外。师:你从哪里发现的?生:我从小肠里,这个小红帽在外面接黄色液体,就说明了有一部分食物被吸收了,最后有一个小红帽在开闸门就说明一部分食物被排除体外了。师:你的观察非常细致,同学们,食物在旅行过程中,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刚开始是一大块,说说你的发现吧!生:它刚开始是大块,然后转变为颗粒,最后转变为微粒,微粒转变为食糜。生: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应该是先从颗粒变成食糜然后再变成了微粒,食糜是在胃中变成跟粥一样的东西,微粒是可以直接消化和吸收的。师:食物变成微粒后穿过小肠壁就被我们人体吸收了。生:养分被吸收后剩下的就是残渣,排出体外。师:食物究竟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小组内讨论交流,用你们喜欢的形式来展示汇报刚。(小组成员根据观察书上插图了解到的有关消化与吸收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交流,小组决定展示形式。)师:哪个组能看着这幅图说一说食物的消化过程?(课件出示书上的插图)生:食物开始进入口腔中咀嚼,分泌的唾液使食物变成了颗粒状,食物经过食道运输到胃里,通过胃液的消化变成更小的颗粒--食糜。经过十二指肠到达小肠内,在小肠内通过胆汁和胰液的继续消化,吸收掉养分,然后进入大肠,在大肠中吸收剩余余的水分和维生素,剩下的残渣经过肛门排出。师:为他的精彩汇报鼓鼓掌吧,现在老师提高难度了,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有一个视频,我们来聘请一位解说员,为这段视频解说一下,谁有这个勇气来挑战一下,我看到了勇气的手在一个一个的举起来,战胜自己,相信自己。(课件播放上课伊始的有关食物消化与吸收的视频资料。学生走到电脑前用鼠标指着讲解。)生:吃进的食物首先在口腔里通过唾液变的又小又软,慢慢的,它通过咽、食道来到胃里不停的蠕动。然后经过胃液变的有助于消化,继续蠕动进入了大肠、小肠,在胆汁与胰液的作用下它们慢慢地变的更加微小了,养分和水分透过小肠壁进入人体被吸收,之后来到大肠,吸收掉最后少量的水分和养分,剩下的废物由肛门排出。师:掌声送给她。评价一下解说员吧!生:他非常完整的把食物经过的消化器官形象地给我们做了介绍,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生:他讲解了食物的变化。生:我觉得他好像有点怯场。师:胆子有点小是吗?声音再洪亮一些就更好了,记住他的意见,好吗?师:其他组还有其他形式来展示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吗?生:我们组将表演一下食物在人体中消化与吸收的过程,生1:我是口腔,我负责切碎食物,在口腔里唾液是必不可少的,(做出喷射唾液的姿势)好了差不多了,继续前进吧生2:我是咽和食道,这些食物将成着我的小船驶向胃里。生3:我是胃,我的任务是将他们消化掉,看我的蠕动让他们变成一点点食糜,(做出喷射液体的姿势)刚才那是唾液,我喷的是胃液,已经变成食糜了。生4:我是小肠,我的作用是给主人提供养分,哈哈食物们,看看你们谁能逃出我的肠头,主人营养不均衡了,赶紧给主人提供养分吧,生5:我是大肠,我的任务就是把食物中剩下的水分在进一步的吸收,使得剩下的残渣变成粪便,哈哈,水分终于被我带到了,现在已经被主人吸收掉了,兄弟你也可以走了。生6:我是唯一的幸存者。(举起双手,以胜利者的姿态高高蹦起。)师:掌声欢送他们回去。3、想探究过程,说说什么是消化、吸收。师:同学们,在刚才探究的过程当中,你知道究竟什么是消化?什么又是吸收呢?谈谈你个人的理解吧!生:消化就是把大块的颗粒变成颗粒再变成食糜,再变成微粒的过程。师:那什么是吸收呢?生:微粒经过小肠和大肠的时候,养分穿过肠壁进入体内就是吸收。师:(板书:吸收)师:当然我们有科学的定义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四、倾听器官的诉说看一看、听一听器官的诉说师:我们人体就像一架精密的仪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惜自己的每一个身体器官,在节日里当有一桌丰盛的饭菜,随心所欲大吃大喝的时侯,是否考虑到我们器官的感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器官的诉说。(播放制作的视频:配忧伤的音乐,观看视屏倾听器官诉苦)师:同学们,听了器官的诉说,再看一看我们课前的调查表,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生:以后在过节的时候不可以暴饮暴食,要有规律的吃,不可以再使肝脏那样悲苦的诉说,埋怨我们。生:我的感受是,因为我们的不合理饮食,造成了许多身体器官及消化器官的损坏,即使在过节的时候,也不应该暴饮暴食,要合理的安排我们的饮食,否则我们的器官就会真的坏掉。生:我们不能饥一顿饱一顿,合理的饮食。如果我们科学的饮食,那样就可以避免器官们的诉说了。生:我的感受是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们不能为了自己大饱口福而不顾器官们的感受。生:器官也是我们的身体,我们要珍爱他,不能让他为了我们受到损坏,这样会众叛亲离的。(设计意图:“倾听器官的诉说”采取让学生看课件、听录音的形式。背景音乐烘托出倾诉的凄凉,衬托出器官悲伤,使学生感同身受,引起学生思考的共鸣。此环节的设计触动学生心灵,为学生情感教育埋下伏笔,也为下一环节“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打下基础)五、整理健康饮食方法找一找、讲一讲“健康饮食小妙招”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常讲养生之道,看来我们器官也要讲讲养生之道,老师搜集了一些饮食健康的小秒招,我们大家一起来记住他。(课件出示:三餐要定时定量,荤素搭配合理,吃饭细嚼慢咽,食宜软食宜暖,注意口腔卫生,注意防寒保暖。)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把这些文字,变成行动,人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康快乐成长!六、布置拓展活动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和认识了消化系统,那么课下我们的拓展活动就是(出示课件:1、制作消化道模型,材料:石膏,橡皮泥,面团等。2、调查:新技术对诊断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帮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