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并比较排开水量的大小。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水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下沉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教学准备】课件(微课)、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装水的烧杯、六个大小相同的50g钩码、细线、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最大石块要能放入烧杯中)、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什么叫浮力?(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二)上浮的物体我们怎样测它受到的浮力?(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三)怎样计算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浮力=拉力+重力)(测量上浮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方法改进:将一把锁(或钩码)在空气中测出受到的重力,将测力计上挂着的锁(或钩码)压到水中浮着的泡沫塑料块上,使泡沫塑料块刚好全部浸入水里,读出测力计上的数值,在原来基础上减少的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计算公式为:浮力=重力-拉力)(四)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一)演示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微课呈现)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1:不会。学生2:会。2.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3.分析:4.边演示边操作。将一把锁挂在测力计上,测量锁在空气中和在水中所受到的拉力,让学生读出拉力的大小:0.8N和0.68N。这说明了什么呢?(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5.教师:既然下沉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继续进行研究。.(二)学生验证并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1.分析实验方法。2.实验并填表。教师:15页的内容主要是让我们测量一下同一物体(一个钩码)的不同体积浸入水中的浮力的大小。为了方便记录数据,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记录表?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在空气中的拉力???在水中的拉力???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2.教师:老师演示第一项:小部分浸入水中的测量过程。让一名学生进行读数,师生共同完成第一项的表格。?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在空气中的拉力?0.5N??在水中的拉力?0.45N??浮力大小?0.05N??排开的水量?5ml??3.教师:下面同学们动手测量后两项,并完成实验表格。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4.教师:表格第二项的数据不是唯一的,因为同学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可能不同。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小的浮力对应最小的排开的水量,最大的浮力对应最大的排开的水量。谁能说一下有什么规律?学生1: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小,它受到的浮力越小。学生2: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他受到的浮力越大。教:说的非常好。刚才我们测量了同一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那么不同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否与同一物体的规律一致呢?请同学们自学一下16页内容。一个的体积.(三)测量下沉的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1.教师:16页的内容主要是让我们测量大小不同物体全部浸入水中的浮力的大小。为了方便记录数据,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小石块中石块大石块在空气中的拉力???在水中的拉力???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2. 教师:老师演示第一项:小石块浸入水中的测量过程。让一名学生进行读数,师生共同完成第一项的表格。小石块中石块大石块在空气中的拉力0.7N??在水中的拉力0.56N??浮力大小0.14N??排开的水量10ML??3. 教师:下面同学们动手测量后两项,并完成实验表格。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谁能汇报一下你的测量结果? 4.教师: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小的浮力对应最小的排开的水量,最大的浮力对应最大的排开的水量。谁能说一下有什么规律?学生1: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小,它受到的浮力越小。学生2: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他受到的浮力越大。教师:非常好,无论是同一物体还是不同物体,它所受到的浮力都符合这个规律。(四)归纳总结1.教师:学到这,我们就可以分析出物体为什么下沉或上浮了。我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表示一个物体,用一个上方开口的长方形表示水槽,里面画上水。当把物体完全浸入水中的那一刻,物体首先受到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其次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画出简易的示意图。 浮力 拉力2.教师: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就上浮; 当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就下沉; 重力 当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就悬浮。(五)布置作业1.石块在水中也受到了浮力,可是为什么没有浮在水面呢?2.画出石头和塑料受到的重力和浮力。3.知识拓展:(1)为什么一块不大的木板就可以让人浮在水面上?(2)为什么钓鱼时钓到大鱼不能直接提竿?板书设计: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下沉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重力-拉力.二、?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在空气中的拉力?0.5N?0.5N?0.5N在水中的拉力?0.45N?0.35N?0.3N浮力大小?0.05N?0.15N?0.2N排开的水量?5ML?10ML?15ML三、?小石块中石块大石块在空气中的拉力0.7N1.5N2.2N在水中的拉力0.56N0.78N1.75N浮力大小0.14N0.27N0.45N排开的水量10ML20ML30M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