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第()小组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小球1号2号3号4号5号我们的发现:预测结果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立方体1号2号3号4号5号我们的发现:预测结果“潜水艇”沉浮实验记录单第()小组小瓶子状态大部分浮小部分浮沉到底沙子数量(共17张PPT)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他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沉浮状态不改变。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科学家往往采用改变一个因素的方法,来研究这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体积相同重轻重量相同大小预测:可能会发现什么?研究主题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实验材料(选择)()一组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推测实验现象记录结论“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最轻较轻轻重最重()()()()()实验一:重大小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较重较轻轻研究问题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实验材料()一组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推测实验现象记录结论√()()()()()“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实验二:轻重相同,小的物体容易沉,大的物体容易浮。小较小较大大最大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重量相同,小的物体容易沉,大的物体容易浮。3.体积大而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而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我们发现秘密了!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实验三:“潜水艇沉浮”模拟实验实验器材:带盖瓶子、水槽、沙子实验方法:模拟实验实验步骤:1.将带盖空瓶放在水中,观察它的沉浮。2.往空瓶里加一些沙子,放在水中,观察它的沉浮。3.不断增加空瓶里的沙子,放在水中,观察它的沉浮。4.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我们的发现:1.改变了什么条件?2.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哪些?3.沉浮状态有什么变化?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水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水艇就开始上浮。体积不变改变自身的重量课后小结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不同材料构成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他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沉浮状态不改变。课后练习(1)下列物体放入水中,都会下沉的一组是()。A.小石头、泡沫块B.回形针、橡皮C.蜡烛、铁块B(2)1千克铁在水中是下沉的,和它相同重量的木块在水中会()。A.下沉B.上浮C.不确定(3)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B对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材简析】《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沉和浮》单元中第二课的内容。在前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同种材料的物体的沉浮与其重量、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是学生经过学习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疑问,本节课就要来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主要有四个教学环节。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二、控制其它因素进行研究;三、潜水艇的研究;四、制作浮沉子。主要的教学环节在第二、三两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不同材料的物体的沉浮与其重量及体积关系的规律。第三个环节,探究如何改变“潜水艇”的沉浮状态的实验,从而认识到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改变整个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其沉浮状态。【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沉和浮的现象并不陌生,他们知道很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但到底物体为什么会有沉有浮呢,究其原因他们并不了解,所以这节课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规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科学探究目标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科学态度目标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物体的沉浮原理在潜水艇中的应用。2.改变物体体积、轻重能改变沉浮状态,寻找相关的事例。【教学重难点】重点: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难点:对比“同种材料构成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无关”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这两个概念的矛盾冲突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潜水艇模型学生准备:每组一个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沙子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出示ppt图片:苹果、小石头、萝卜、泡沫、木块、回形针、小瓶子。]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预设:重的沉轻的浮,大的沉小的浮。)2.学生观察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预设:体积大小与沉浮没有关系。)3.学生观察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预设:物体轻重与沉浮没有关系。)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5.揭示课题: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二、探索一: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5个,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5个,实验报告单两张。]1.出示实验材料,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及讲解材料用途。2.出示实验记录单,请同学们说一说要怎样填写。“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第()小组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小球1号2号3号4号5号我们的发现:预测结果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立方体1号2号3号4号5号我们的发现:预测结果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4.交流汇报:(1)从第一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预设:体积相同时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2)从第二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预设:质量相同时小的容易沉大的容易浮。(3)对比这两组实验我们发现怎样的物体更容易浮?(预设:体积大轻的容易浮,体积小重的容易沉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4)小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5.提问: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预设:上节课的材料同时改变了几个条件,影响了实验的准确。)三、探索二:潜水艇的研究(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记录单。]1.教师展示潜水艇模型。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的潜水艇。2.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潜水艇”沉浮实验记录单第()小组小瓶子状态大部分浮小部分浮沉到底沙子数量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没有改变的因素是什么?(预设: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第6页的灰色文字。四、拓展:制作浮沉子(预设2分钟)自学资料库21页。制作一个“浮沉子”,下节课进行展示。【板书设计】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不同材料构成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作业设计】(1)下列物体放入水中,都会下沉的一组是。(B)A.小石头、泡沫块B.回形针、橡皮C.蜡烛、铁块(2)1千克铁在水中是下沉的,和它相同重量的木块在水中会(B)A.下沉B.上浮C.不确定(3)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对)【教学反思】“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和手脚,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教具和学具,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品味科学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学习完这节课之后,又为后面继续研究物体沉浮规律作铺垫。继续学习使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沉浮与体积和轻重的关系.mp4 2.沉浮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mp4 3.潜水艇沉浮原理.mp4 4.沉浮与物体形状的联系.mp4 5.物体沉浮知识点总结.mp4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docx “潜水艇”沉浮实验记录单.docx 五下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PPT+练习+答案.ppt 五下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设计+总结反思.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