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课件(17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课件(17ppt)

资源简介

课件17张PPT。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步推向前进(2)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已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987年,邓小平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南方谈话” 想一想:1992年,已经88岁高龄的邓小平,为什么还要亲自到南方视察?①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②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面临严峻考验 又称苏东剧变、西方社会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1922-1991年)划上句号。
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组成。苏联解体后分裂出15个国家。主要内容:①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②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的判断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什么重要的影响?①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中国的改革开放,由此迈上了新的征程。(5)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6)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五大,江泽民所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①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②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2年中共十三大 1987年中共十五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997年形成发展成熟确立梳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1997年2月19日,正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香港也即将回到中国人民怀抱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他的角膜也贡献出来了,遗体也捐作医学研究,最后,骨灰也撒到祖国的大海里去。他什么都没有留下。邓小平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向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意义: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确定了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2、 习近平在会上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②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目标)①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四大:必须用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