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 体 备 课 专 用 纸主备人 责任校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年级 九 学科 化学课时 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验证;微观与宏观解释;相关计算。课时 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与宏观解释相关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计算教学 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贴近 生活 情境 创设 引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有新物质产生,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释放与吸收。那么,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吗?? 生活中我们知道:火柴燃烧最后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来;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铁生锈后增重了;铜片烧黑后也增重了,难道物质物质又凭空钻出来了??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要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和研究化学变化,揭示化学反应的规律。这就是本节的任务。请同学们阅读P100-101“活动与探究”? 过渡: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除了化学前辈玻义耳、拉瓦锡的定量研究外,后来者也进行了大量类似的实验,今天我们不妨也用实验来验证。? 实验一:参照课本P102(图4-1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现象:锥形瓶中产生蓝色沉淀,且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文字表达式: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铜??????????? ???(CuSO4)???(NaOH)?? ?(Na2SO4)??[Cu(OH)2]? 结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质量之和。?强调:氢氧化钠溶液颜色:无色溶液??????硫酸钠溶液颜色:无色溶液? 硫酸铜溶液颜色:蓝色溶液????????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实验二:参照课本P102(图4-12)大理石与盐酸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现象:注入稀盐酸后,固体不断溶解,有气泡冒出,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状态。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aCO3)??(HCl)??(CaCl2)????(CO2)???(H2O)?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量没有发生改变。?反思: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装置气密性良好;用注射器滴加可控制速度,防止反应速度过快。 反思:? 形成总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板书:质量守恒定律?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参加”是“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反应物中剩余部分的质量不计算在内;?2)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质量总和”是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 ?过渡:P103?《交流与讨论》及图4-13?3.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及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归纳得出原因:(划书)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数目和质量也不变 教学 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巩固 提高运用 拓展 课堂实践:? 1.?木炭燃烧质量减小了,铁钉生锈质量增加了。请你分析这些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2.?水结成冰,质量没有改变。这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3.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的前后质量守恒。?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D、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的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元素,可能含有?__元素。?5.4.6g有机物R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该有机物中有哪些元素 及时巩固,强化运用。课后 盘点 自我 反思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