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 属 材 料(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回收等其他因素。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2、通过讨论探索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总结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取于质疑敢于总结的良好吕质。2、通过调查考察我国古代金属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2、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金属并了解广泛的用途。器材准备:铁钉、铜片、铜丝、锌片、锡片、焊锡、硬币、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1、在上册书中我们学了物质由元素组成,而元素又分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提示:根据中文名称怎样区分?) 2、展示元素周期表 学生回顾部分元素的名称,并回忆起可根据中文名称的偏旁来区分。 观察得知,100多种元素中大部分是金属元素。由金属元素可组成金属单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讨论的金属材料(板书课题)。 生活中的金属材质有很多,请你列举你身边的金属材料,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教师展示一些金属材料的图片 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身边各种用途的金属聆听并板书: 一、常见的金属材料及用途 铜——导线 铝——铅球 铝——高压锅 水银——体温计 铁——建筑材料 锌片——干电池 金、银——首饰 钨——灯丝 自由举手发言,尽可能多的列举。 金属的用途非常广泛,金属的发展历程又怎样? 展示图片(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铁狮子) 二、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 讲解: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时代(石器——青铜器——铁器) 观察图片,聆听老师讲解板书:1、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铜、其次是铁。 2、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是铁、其次是铝。 从国防、交通运输、农业工具、生活餐具列举说明铁的广泛用途。 讲解:铝的发现较晚,距今只有100多年,但由于他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使其得到广泛的用途,现在的年产量已经超过铜,仅次于铁。 根据老师讲解来联系实际,知道现阶段铁的用途广泛,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应是铁。设问:那么铝有哪些优良的性质,其他金属材料又有哪些性质,今天先讨论他们的物理性质。 展示几种金属(铝片、镁条、锌片、铜片、铜丝、焊锡、硬币) 展示部分金属图片 提示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导电、导热……) 板书:三、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具有光泽、呈银白色(除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2、常温下是固体(除汞为液体) 3、具有导电导热性 4、具有延展性 5、有韧性 观察老师所展示的金属材料和图片 根据老师的提示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展开讨论 展示一些金属物理性质、数据(见课本第三页),并引导学生观察。 并展示讨论的几个题目(见课本第三页),要求学生讨论,然后举手回答。 对合理的理由表更定,不完整的理由给补充,并鼓励。 根据老师的引导观察,总结。 激烈讨论,踊跃发言,从各个方面讲述理由。根据上面的讨论可知。 板书:四、金属的性质决定了用途,但还需考虑价格、资源等等。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部分,并联系生活实际讲解。 阅读课本,聆听讲解根据一些金属物理性质总结关于“金属之最” 你还知道哪些“金属之最” 小结:(四大点) 练习巩固:课本习题第1、2题 阅读课本,同学间互相考问,热情高涨。 课后完成板书设计:金属材料(一)一、常见的金属材料及用途铜——导线 铝——铅球铝——高压锅 水银——体温计铁——建筑材料 锌片——干电池金、银——首饰 钨——灯丝二、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1、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铜,其次是铁。2、目前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是铁,其次是铝。三、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1、具有光泽、呈银白色(除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2、常温下是固体(除汞为液体)3、具有导电导热性4、具有延展性5、有韧性四、性质 用途,但还需考虑价格、资源……课后反思:本节课以常见的金属材料及用途为主线,然后引导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最后讨论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收获: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了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整节课内容条理清楚,思路清晰,易于学生记忆,同时时间把握恰当。不足: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够,提出的部分问题过大、过难,学生无从回答。在语言上较啰嗦,音调不够高等等,这些都是以后要改进的地方。决定体现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