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教材中一些专业术语的探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教材中一些专业术语的探讨

资源简介

浙教版教材中一些专业术语的探讨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322100) 申屠军
摘要: 2008年下学期开始浙江省高中生物教材首次使用浙教版。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该教材的我来说,由于已习惯于以前的生物教材内容,总感觉该教材中的许多专业术语和我们已经习惯的专业术语名称不同,和新人教版、旧人教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此就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这些术语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浙教版   专业术语    探讨
2008年下学期开始浙江省高中生物教材首次使用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三册、选修三册),我把它简称浙教版。这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该教材的我来说,由于已习惯于以前的生物教材内容,总感觉该教材中的许多专业术语和我们已经习惯的专业术语名称不同,和新人教版、旧人教版有很大的区别。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把握这些术语?该把握到什么程度?应该以什么版本为标准等问题扑面而来。鉴于此,我想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维,对这些问题作一番深入的探讨,谈一点自己的拙见,以求抛砖引玉,请同行斧正。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些在浙教版中出现的新名词,而括弧内显示的是旧版本的术语。如必修一的:油脂(脂肪)、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派洛宁(吡罗红)、质膜(细胞膜)、选择透性(选择透过性)、脂双层(磷脂双分子层)、细胞外被(糖被)、糖萼(糖被)、胞质流动(细胞质流动)、细胞溶胶(细胞质)、核被膜(核膜)、核基质(核液)、核孔复合体(核孔)、蓝细菌(蓝藻)、腺苷三磷酸(ATP、三磷酸腺苷)、腺苷二磷酸(ADP、二磷酸腺苷)、被动转运(被动运输)、转运蛋白(载体蛋白、载体)、易化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转运(主动运输)、胞吞(内吞)、胞吐(外排)、核酶(RNA)、需氧呼吸(有氧呼吸)、厌氧呼吸(无氧呼吸)、乙醇发酵(酒精发酵)、光合膜(类囊体结构薄膜)、RuBP(核酮糖二磷酸)(五碳化合物、C5)、光强度(光照强度)、表观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胞质分裂(细胞质分裂)、囊泡(小泡)、粘连蛋白(糖蛋白)......
必修二:单因子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双因子杂交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赤道面(赤道板)、着丝粒(着丝点)、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DNA、脱氧核糖核酸)、遗传密码(密码子)、染色体畸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增加、颠倒、移接)......
必修三:负向地性(背地性)、A细胞(α细胞)、B细胞(β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反应)、巨噬细胞(吞噬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细胞毒T淋巴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毒T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细胞毒T细胞(效应T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致敏原(过敏原)、指数增长(J形曲线)、逻辑斯谛增长(S型曲线)、生物放大(生物的富集作用)......
选修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限制性内切酶)......
对于上面这些新的专业术语,我觉得虽然浙教版和旧版本的名称不同,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一致,所以我的观点是两者可以通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用新的术语,在出题时也尽量用新术语做为题目情景,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同样尽量使用新术语,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不能老是拿着那张生物术语的旧船票,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些生物内容,通过列表比较浙教版和旧版本的不同。
内容
旧版本
浙教版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生长、发育和生殖;遗传和变异;适应一定的环境也影响环境等六大特征
稳态;生殖与遗传;进化等七大特征
脂质种类
脂肪、类脂、固醇
油脂、磷脂、植物蜡、胆固醇等
必需氨基酸种类
8种
10种(精氨酸、组氨酸)
质体种类
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
白色体、有色体
细胞核
?
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
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大多数植物细胞中则没有
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和溶酶体,大多数植物细胞中则没有
C3
三碳化合物
三碳糖磷酸(三碳酸)、三碳糖、三碳分子
还原性氢
[H]
NADH、FADH2、NDAPH
需氧呼吸氧化分解1mol葡萄糖
可释放2870KJ能量,大约形成38mol的ATP,能量转换效率大约40%
可释放2880KJ能量(这是我按照教材计算出来的,尽供参考),大约形成30mol的ATP,能量转换效率大约30%
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产生的ATP
34个
26个
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分解等量的葡萄糖产生的ATP比
19:1
15:1
细胞呼吸的意义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细胞代谢的中心(细胞内有机物分解的中心;为细胞内的合成反应提供能量和碳骨架)
光合作用过程
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和碳反应
植物细胞分裂期末期
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的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在两个新的细胞间出现的许多囊泡聚集成一个细胞板,发展成新的细胞壁
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方法步骤
画滤液细线
点样
制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装片时解离
用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时间3~5分钟
质量分数10%的盐酸,时间10~15分钟
囊胚的特点
囊胚腔
滋养层、内细胞团、胚囊腔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DNA和蛋白质
DNA和组蛋白
基因的基本功能
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携带和表达遗传信息
基因的本质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段包含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段
抗利尿激素的来源
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
神经垂体分泌
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
大多数抗原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
病原体被巨噬细胞消化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种群密度、种群分布型
群落结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减数分裂的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的恒定,对生物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维持每种生物染色体数的恒定;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可能。
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等
培养植物细胞(包括原生质体),借助基因工程方法,将外源遗传物质(DNA)导入受体细胞(包括原生质体)中,或通过细胞融合、显微注射等将不同来源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通过对这些转基因细胞或重组细胞进行培养,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新植株。
细胞株
一般能够传到40~50代的传代细胞,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系(一般具有恒定的染色体组型、同功酶类型、病毒敏感性和生化特性等)。包括传代次数有限的有限细胞株和可连续多次传代的连续细胞株两种。
细胞系
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的传代细胞。
可连续传代的细胞。包括不能连续培养下去的有限细胞系和异倍体核型(转化了细胞系)、异体致瘤性(恶性细胞系)、不死性(保留接触抑制,不致癌)三种。
对于上面这些浙教版中出现的新专业术语、数据和实验,因为浙教版与旧
版本在内涵和外延上有很大区别。所以,我的观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浙科版的进行教学;在出题和解题时遇上旧的版本时,也应及时进行纠正,让学生尽快接受新的事物,避免沿用旧观点。
总之,我们要有科学发展观,做到与事俱进,把最新的生物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登上新课改的客船。
参考文献:
《生物》(必修一册、选修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10
《生物》(必修两册、选修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6
《生物》(必修三册、选修三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2
《生物学》(必修三册、选修三册)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