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所获得的成功喜悦。 【学情分析】 《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内容,对于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学生总认为是直线的,认为热是向一个方向传递,本课首先让学生基于用铁勺喝汤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铁勺想象成一个规则的有点和面组成的长方体立体图形,明确只要知道了热在直线和平面上热传递的过程就能知道热在如铁勺等物体中的传递过程了,接着用热在铜线和铁片上传递的实验,让学生经历热从点到线再到面传递的过程和方向这样的科学验证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热是向四面八方传递,热是从较热的地方向较冷的一端传递。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 铜丝、酒精灯、火柴、凡士林、铁架台、铁片、温度计、棉棒、废弃缸、烧杯、开水、铁勺、课件、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学习目标:学习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第一阶段:发现问题。(按要求自学,独立完成。)喝汤的时候,铁勺放入汤中,你发现勺柄温度变了吗? 2、请你猜测一下,热是如何传递到勺柄的? 我的猜测 第二阶段:实验验证。3、你能自己或与同学合作,按照书上的提示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测吗?请先制定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4、在两个实验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实验一实验二 二、课上梳理:创设情境,揭示学生前概念。 师:同学们,老师这杯热水中有一个铁勺,课前我请一位同学摸过这个勺子的勺柄,来,你来告诉大家,那时它是冷的还是热的?(冷的)那你现在再来摸摸,还一样吗?(热了) 师:铁勺的勺柄变热了。老师现在有个疑问了:铁勺的勺柄一端并没有浸入热水中,它怎么也变热了呢?请大家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热是怎样传到勺柄的呢?师:大家的想法真不少!真的动脑思考了。如果我们把铁勺看成是一个规则的长方体,它有棱有面,而且截开也都是棱和面,那我们要描述清楚热在直线上和平面上是如何传递的,也就能够明白热在铁勺上如何传递了。师:我们先来说说热在直线上如何传递呢? 板书:师:再来看看平面中热是如何传递。板书:师:铁勺上的热真的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传递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热是怎样传递的。(板书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三、合作交流 1、学生结合书快速浏览导学案,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导学案第二阶段实验验证的内容。 2、共同解决学生在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引入介绍凡士林,替代蜡油。 3、引导学生科学观察,利用温度计准确测量热传递中温度的变化。4、为了实验科学、顺利,根据学生说的实验过程,总结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出示实验表格。 四、小组展示:合作探究,建构热传导概念。1、小组合作实验。2、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实验数据。3、分析数据,总结规律,反思操作。4、总结实验结论。板书: 沿着物体传递 高温一端 低温一端五、拓展提升:促进深化构建。 1、师:谁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大家说说,勺柄为什么会热啊? 机动:2、师:如果时间够长的话,这个铁勺会很烫,对吗,你能对这个铁勺进行改进,让它不会烫到手吗?(课外思考)3、师:那大家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热传递吗?(如热水袋暖手、煤气灶烧饭等) 4、师:热传导只是热传递其中的一种方式,课外可以继续了解。 板书: 热是怎样传递的 沿着物体传递 高温一端 低温一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