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与方法:1、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2、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和玉米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了解生与熟的不同。【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教学准备】给每组学生准备: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生玉米,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实验记录表单。为全班准备:生、熟苹果,生、熟花生,装有爆米花的礼物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自读静思课前教师出示装有爆米花的礼物盒。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这堂课表现最好的同学将能分享这份礼物,想要吗? 那就好好表现哦!学生思考回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表现自己;为以后的课程环节埋下伏笔。二、互读汇思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还要一起来研究有关食物的问题。首先老师准备了一些食物,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品尝一下,不过我有个要求:得蒙住眼睛,不能偷看哦。然后说一说所尝食物是什么味道,再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哪位同学觉得自己的味觉最发达的愿意来试试? (2)事先在苹果上划好一个三角,向台下学生展示后用牙签从苹果取下一小块喂给学生。师:味道怎么样?是什么食物?再来尝一个怎么样?再从一个煮熟的苹果上取一小块喂他吃味道怎么样?是什么食物?再来尝一个怎么样?师:好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呢?让蒙眼同学放下手, (3)师:谁还想来尝一下?老师又抽取另一个同学,并请上讲台,用同样的方法喂熟的生的花生。 师: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知道有些食物(举起苹果)我们生吃味道好,有些食物(举起花生)烧熟了更好吃。(4) 在生活中,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食用呢?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探讨吧!板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挑选一生上台)再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帮老师蒙住品尝食物同学的眼睛。学生:苹果,酸甜酸甜学生:味道不好,且学生很难猜到,第一个好吃全班同学一起确认食物的名称——煮熟的苹果,并请这位同学归位生猜测,并觉得熟的好吃。学生思考,分组简单讨论并记录划好三角易取下一小块苹果节约课堂时间;用牙签较卫生,从细节上教育学生平时应注意卫生。通过“猜一猜”辨别食物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科学,仔细观察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参与进来,培养讨论、合作、记录的科学习惯。三、共读深思第一部分: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师:瞧,老师还带来很多的吃的来,让我们一一请它们出来吧!(出示一些食物的图片),依次说说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2)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食物适合生吃吗?(3)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食物适合熟吃吗? 熟食除了有利于消化吸收外, 能灭菌.。 师:生的肉类容易滋生细菌,引起各种肠道疾病。煮熟食物能灭菌,安全卫生。(4)通过“生活中哪些食物适合生吃?哪些食物需要烧熟了吃”这个问题的讨论交流,能按两种食用方式给食物分类。 第二部分: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1、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1)师:今天还来了一位朋友,是谁呢,(出示土豆动画)大家好我是土豆(出示生、熟马铃薯) (2)师:我手中的两个马铃薯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熟的,哪个生的,哪个熟的,你能用什么方法判断出来?(双手快速在身后交换出示两个马铃薯)(3)师: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充分利用感官,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究竟有哪些不同?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 (注意:不能用嘴尝)(4)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发现了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那么多不同点,看来马铃薯由生变熟之后在颜色、味道、气味,水分,软硬等许多方面会发生很多的?(5)补充:发芽、青色的马铃薯不能吃,有毒。 教师一定提示展示完后要求小组把材料收集整理好第三部分:观察比较生、熟玉米师:同学们,刚观察了生熟马铃薯,那你知道生的马铃薯是怎么变成熟马铃薯的吗?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做一做熟食?1、出示生玉米,观察生玉米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生的玉米。怎么观察?像观察马铃薯一样观察(气味、颜色、软硬)烤熟了又是什么样呢?2、大家一起来动手吧!巡回随机指导。3、讨论:烤熟的玉米与生的玉米有什么不同? 生的玉米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4、课堂小结: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最后,我觉得这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棒!现在我决定,把礼物送给你们每一个人。(展示先前出示的礼物——爆米花。) 分发爆米花(先洗手,后食用)有的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生吃味道、口感好、更富有营养等熟吃:吸收消化、安全卫生等生吃:水果和蔬菜(部分)熟吃:肉类、水产、蛋类、粮食和蔬菜(部分)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小组讨论、交流:“看”、“摸”、“捏”、“切”、“闻”、“尝”、“剥”…… 填写记录单,并上台投影小组展示“变化”“加热”“想”分组实验,注意观察由变熟的变化过程,并做好相关记录学生汇报,其他组的同学听好,互相补充。聆听、内化高兴、卫生的品尝让孩子们知道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过本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对已有知识和方法的选择,回忆先前学习的几种观察方式,并激发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对生熟马铃薯进行观察。 1.让学生在已有的辨别方式之上掌握新的辨别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2.通过交流汇报,使学生总结出生熟马铃薯在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的不同点,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观察和描述现象变化的能力借此回顾之前总结的食物在由生变熟过程中颜色,气味,味道等会发生变化。并且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新的变化方面——形态或样子。提升学生对食物由生变熟过程中几个变化方面的认识。四、深读延思在分礼物前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师:你们看,这小小的玉米粒和这爆米花除了颜色,气味,味道之外还有什么区别? 师:那你们想知道一颗小小的玉米粒是怎么样变成一朵可爱的玉米花吗?这就留待课后大家思考吧思考、深深的思考借此回顾之前总结的食物在由生变熟过程中颜色,气味,味道等会发生变化。并且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新的变化方面——形态或样子。提升学生对食物由生变熟过程中几个变化方面的认识。给学生课后探究学习的空间课后反思:板书设计: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些食物适宜生吃: 味道、口感、营养价值等有些食物适宜熟吃: 消化吸收、安全卫生等 加热 生的食物 熟的食物 看(颜色)捏(软硬)闻(气味)剥皮(是否容易)切(切面水分多少)生马铃薯熟马铃薯方法记录玉米粒到玉米花的变化过程爆玉米看(颜色)捏(软硬)闻(气味)剥皮(是否容易)切(切面水分多少)生马铃薯熟马铃薯方法记录玉米粒到玉米花的变化过程爆玉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