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总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反应类型归纳(基础) 【考纲要求】1.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能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能量变化表现形式。【知识网络】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化合反应 特征:A+B→AB “多变一” 定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化学反应 特征:AB→A+B “一变多”基本类型 定义: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置换反应特征:A+BC→B+AC 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特征:AB+CD→AD+BC 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考点梳理】考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间隔可能改变宏观:生成了新物质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外观特征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举例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镁条燃烧、铁生锈区分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要点诠释】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放出、沉淀析出等现象,能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是充分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才是根本的依据。考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光泽、味道、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3.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而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则是硫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要点诠释】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如甲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铜、石墨等物质有导电性,可作导体。考点三、化学反应的分类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A+B)(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AC+B)(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如:CH4+2O2/CO2+2H2O C2H5OH+3O2/2CO2+3H2O(2)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如::CO+CuO/Cu+CO23CO+Fe2O3/2Fe+3CO2 【要点诠释】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2.置换反应的规律和反应条件:规律反应条件H2+金属氧化物→金属+水a.加热 H2+CuO/Cu+H2O碳+金属氧化物→金属+CO2a.高温加热 C+2CuO/2Cu+CO2↑金属+酸→盐+氢气a.浓硫酸、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金属+盐→新盐+新金属a.盐必须可溶于水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后面的金属。如Fe+CuSO4=FeSO4+CuK,Ca,Na很活泼,在盐溶液中不能置挣出金属。如把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2Na+CuSO4=Na2SO4+Cu, 而是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3.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与反应条件:复分解反应类型满足条件举 例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物满足的条件生成物满足的条件酸+金属氧化物盐+水至少有一种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CuO+H2SO4=CuSO4+H2O酸+碱盐+水至少有一种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HCl+NaOH=NaCl+H2O酸+盐盐+酸至少有一种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Na2CO3+2HCl=2NaCl+H2O+CO2↑碱+盐盐+碱都必须能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Ca(OH)2+Na2CO3=CaCO3↓+2NaOH盐+盐盐+盐都必须能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NaCl+AgNO3=AgCl↓+NaNO3考点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每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光能和热能)。2.放热反应:以热的形式释放能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在汽车发动机中,汽油燃烧会使汽车的发动机发热,在生活、生产、实验中经常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如燃煤做饭、取暖,燃烧酒精加热试管。3.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如利用吸热反应制成的冰袋冷敷受伤的脚踝。【要点诠释】能量的形式有很多,有光、电、动能等。每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水蒸气把热传导到导气管外给室内取暖都是物理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判断是否是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关键是看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2019?重庆中考)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酒精挥发 C.火柴燃烧 D.铁器生锈【思路点拨】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答案】B【解析】A、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B、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D、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错。故选B。【总结升华】记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粉笔折断???? B.香蕉腐烂??? C.冰雪融化 ?? D.菜刀生锈【思路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据此分析判断。【答案】B、D【解析】A、粉笔折断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香蕉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总结升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利用的是干冰的 性质;CO作燃料是利用了其具有 。【思路点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答案】物理 可燃性【解析】干冰升华时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CO作燃料是利用了其具有可燃性——化学性质。【总结升华】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4.对甲烷(CH4)有如下描述:A.难溶于水;B.能燃烧;C.可作燃料。(1)用序号回答:描述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甲烷用途的是 ;(2)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思路点拨】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溶解性;化学性质是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答案】(1)A (2)C (3)CH4+2O2/CO2+2H2O【解析】(1)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2)甲烷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总结升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甲烷的性质、用途及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举一反三:【变式1】(2019?苏州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铁杵成针 C.热胀冷缩 D.百炼成钢【答案】D 【解析】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铁杵成针过程中,只是铁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热胀冷缩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百炼成钢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变式2】纯碱(Na2CO3)是厨房中常用的物质,以下是有关纯碱性质的描述:①是白色粉末状物质,②易溶于水,③放入食醋中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均填序号)【答案】①② ③类型二、考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还原反应/5.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制取氮化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Si+2N2/Si3N,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思路点拨】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答案】化合 【解析】由3Si+2N2/Si3N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总结升华】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记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概念及其特点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4P+5O2/2P2O5 B.Fe2O3+6HCl═2FeCl3+3H2OC.CaCO3/CaO+CO2↑ D.CaCO3+2HCl=CaCl2+H2O+CO2↑ 【思路点拨】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答案】C A【解析】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举一反三:【变式1】医疗上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D【变式2】下列是碳及其化合物若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O2/CO2 ②C+2CuO/2Cu+CO2↑ ③CaCO3/CaO+CO2↑ ④2HCl+Na2CO3?= 2NaCl+H2O+CO2↑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均填序号)【答案】① ③ ② ④总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反应类型归纳(基础) 【巩固练习】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天津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湿衣晾干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2.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黄瓜切成段 B.布料裁成衣 C.葡萄酿成酒 D.钢锭轧成板4.(2019?兰州中考)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 B.冰雪融化 C.花生霉变 D.消毒杀菌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打磨玉器 D、大米霉变6.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煤油作燃料 B.石墨作铅笔芯 C.铝作导线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7.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蓄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B.发电机工作:电能→机械能C.萤火虫发光:生物质能→光能D.内燃机工作:化学能→内能→机械能8.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O+CuO/Cu+CO2 B. CaO+H2O=Ca(OH)2 C.Zn+CuSO4= ZnSO4+Cu D.SO2+2NaOH=Na2SO3+H2O9.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具有咸味,故可替代食盐烹调食物B.火碱具有碱性,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可用于治金工业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故工业上常用此方法制取氧气10.硫酸的工业用途广泛,如生产染料、农药、化学纤维、塑料等,实验室也可以用稀硫酸来制取H2S气体,FeS+H2SO4=FeSO4+H2S↑,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1.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12.下列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是( )A.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B.镁条和盐酸反应C.生石灰和水反应 D.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13.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B.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二、填空题14.(2019?义乌市中考)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消毒酒精,溶解时要用 搅拌。15.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1)铝和氧气的反应 , 反应类型 ,(2)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 反应类型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①CO2、 ②CH3COOH、 ③NaOH、 ④NaCl、 ⑤Na2CO3、 ⑥C2H5OH、 ⑦ SO2 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俗称纯碱的是 ,(2)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 (3)属于首要空气污染物之一的是 ,????? ???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是 ,?????? ?(5)食醋中含有的是 ,????????????? (6)国酒茅台中含有的是 。【答案与解析】1.【答案】A【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B、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2.【答案】D【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密度、耐磨性、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抗氧化性是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D 3.【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A.黄瓜切成段、B.布料裁成衣、D.钢锭轧成板都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均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成酒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答案】B 【解析】A、白磷燃烧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毒物质黄曲霉素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消毒杀菌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5.【答案】D【解析】A、海水晒盐是食盐从海水中结晶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B、酒精挥发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C、打磨玉器改变的是物质的形状;D、大米霉变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6.【答案】A【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煤发生燃烧时体现出来的性质是煤具有可燃性,故选A。7.【答案】B【解析】发电机工作是转子转动由通过磁效应产生电能,是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8.【答案】C【解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满足定义的只有C。9.【答案】C 【解析】亚硝酸盐虽然有咸味,但是有毒对人体有害,故A错;火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故B错;炼铁就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把铁从铁的氧化物里还原出来,故C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成本高,且对环境污染大,不宜用于大规模制取氧气。 10.【答案】D【解析】由FeS+H2SO4=FeSO4+H2S↑可知,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11.【答案】B【解析】化合反应的特点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即参加反应的分子种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而生成物的分子只有一种,故选B 12.【答案】D【解析】碳和二氧化碳反应需要加热,整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是吸热反应。故选D。 13.【答案】C【解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A错;有的原子里面没有中子,但一定有质子,故B错;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状态可以是固态、气态、液态,故D错误。14.【答案】化学 玻璃棒 【解析】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消毒酒精,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 15.【答案】 4Al+3O2=2Al2O3 化合反应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16.【答案】(1)⑤ (2)④ (3)⑦ (4)① (5)② (6)⑥【解析】(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又被称为苏打;(2)人体体液主要溶质为氯化钠溶液,0.9%的氯化钠溶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生理盐水;(3)首要空气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SO2、NO2、CO等有害气体;(4)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5)食醋含醋酸,醋酸是乙酸(CH3COOH)的俗称;(6)国酒茅台中含有酒精,酒精是乙醇(C2H5OH)的俗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