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 声音的传播【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2、科学知识·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学会制作土电话,使用土电话玩通话游戏。知道土电话是通过固体(线)传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习安静地做声学实验。【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难点:比较物质的传声效果。【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固体声音传导材料10组(竹竿、软尺、米尺、长纸条等);土电话材料10组;听诊器及水槽10组。2.演示材料:烧瓶、小铃、水、酒精灯、胶塞、弯玻璃管、乳胶管、皮管夹;土电话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出话题1.讲述:我们来听一个实验。为什么是听实验呢?一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二是需要大家仔细听声音有没有变化。想不想听?2.教师演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谈话: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往烧瓶中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然后等皮管冒白气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学生交流: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学生汇报交流情况。5.猜想:你想过没有,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板书课题)探究问题(一)活动一:发现固体、水和空气能传播声音1.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2.进行实验。(1)教师展示土电话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2)教师引导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分组实验:固体声音传导材料10组(竹竿、软尺、米尺、长纸条等);土电话材料10组;听诊器及水槽10组。(要求学生能按照教材的建议执行好实验方案)(3)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帮助。3.实验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敲击材料时要尽量控制好用力大小,轻轻敲击。·教室一定要十分安静,师生屏息倾听,用手势交流,不发出声音,并记下自己的感受。·注意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一种现象,最好把它记录下来。·要尽量保持教室整洁。4.讨论交流:①哪一种材料听声音效果最好?哪个最不容易听到声音?②固体、液体、气体三种材料听声音的效果?5.汇报交流结果:(1)隔着空气、水和线都可以听到声音;(2)有线比没有线听声音效果好;(3)隔着空气听到声音比较小,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时不容易损失,而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损失,尤其是在开放的空气中更容易损失的缘故。6.总结:声音除了能通过空气传播,还能通过沙子和水传播。其中,沙子我们称之为固体,水是液体。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声音能通过空气、液体、固体传播。(板书)三、拓展活动1.实际应用(1)提问:声音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回答:声音对人类很重要,没有声音,这个世界会非常可怕……提问:声音到底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互相说话、听到铃声、听收音机……讲述:声音能通过空气、液体、固体传播,我们才可以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可以利用声音来为人类做事。2.课后延伸(1)伏地听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