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 石头上的植物福建省厦门市滨北小学 陈景生【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认识一些在石头上生活的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特征。2.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卷柏适应石头环境的生存本领:超强耐旱力。科学探究:1.能在观察图片的时候提取部位信息,发现一些植物生长在石头周边的什么环境里。2.能将观察结果与卡片资料相结合,在分析现象和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青苔适应石面环境的结构特点。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卷柏具有适应石缝环境的超常耐旱能力以及对它生存的意义。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石头上的植物,阅读青苔和卷柏等植物特点的资料,观察青苔的结构特点。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与同学合作探究石头上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3.形成热爱自然的感情,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借助工具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2.能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制作)等科学方法认识事物。【教学重点】了解石头上的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教学难点】知道石头上植物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其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手持显微镜、青苔、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牙签、烧杯和清水,活动手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植物一般生长在哪些环境?(土壤、沙漠、水里等——本单元前两课)大多数植物生长在土壤里,也有一些植物能生长在沙漠、水里以及寒冷的地方,那么石头上能长植物吗?2.课件示图,提问:这些植物长在哪里?(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石头表面、边缘、石缝)3.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认识石头上的植物。(板书课题:8 石头上的植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植物的生长环境,通过课件展现几种植物及其生长环境景象,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时候提取部位信息,发现一些植物生长在石头周边的什么环境里,从而聚焦了解一些长在石头周边的植物,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二、观察研究青苔1.谈话:在这些石头上的植物中,大家平时见过吗?相对比较熟悉的是哪种植物?(课件呈现教材中三种植物,从左往右分别是南庭芥、青苔、虹如玉)2.提问:大家对青苔相对比较熟悉,青苔长什么样呢?谁能来说一说?3.谈话:青苔有没有根茎叶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怎么观察?太小看不清楚怎么办?(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操作时要注意什么?4.课件示图,介绍实验方法、提出实验要求:⑴用两根牙签轻轻地从事先培植、选择好的苔藓丛中分离出几株个体;⑵操作时动作一定要准确、轻巧。⑶用手持显微镜观察一株青苔的样子,组内进行交流,会画的可以画下来。5.分组观察、交流、记录:青苔是否有根、茎、叶6.课件展示显微镜下青苔的图片,汇报交流:青苔是否有根、茎、叶7.课件示图,谈话:这是其它植物的根茎叶,青苔的根、茎、叶与它们相比较是否一样?(青苔的“根”比较短小)它能满足植物吸水的需要吗?8.课件展示青苔的资料卡片,学生阅读,提取关键信息9.汇报交流:有什么发现?青苔通过什么来吸收水分的?(青苔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它的根是假根,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青苔通过表面那些细小的叶状结构直接吸收水分和养分。)10.提问:青苔需要通过茎和叶来吸收水分,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青苔的生长环境有什么特点?(潮湿)青苔需要通过茎和叶来吸收水分,这对青苔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快速吸收水分)11.观看视频:一分钟了解苔藓12.小结:青苔为什么能生活在石头上这种环境?[设计意图:通过手持显微镜观察青苔,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动手观察过程中发现生命的神奇。通过观察和阅读资料,引导学生直观感知石头上的植物有不一样的特点。]三、体验卷柏的生理特点1.出示干枯的卷柏图片,谈话:这是什么植物?它有什么特点?看起来怎么样?(干的、死的)它是活着的吗?如果把它种回土里或放到水中会怎样?2.讲述:这种植物叫卷柏,也是一种生活在石头上的植物。石头上的植物有各种各样适应环境的本领,其中,有些植物的耐旱本领十分惊人。请大家阅读有关卷柏的资料卡片,你能从中读取什么关键信息?卷柏为什么被称为“九死还魂草”?3.阅读有关卷柏的资料卡片、汇报交流: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人们把卷柏称为“九死还魂草”? 4.小结:卷柏有什么适应环境生存的特殊本领?(卷柏不同于青苔生理特征,且耐旱力超强。)5.观看视频:《卷柏-生命的力量》6.谈话:想不想了解一下让干燥的卷柏复苏过来? 7.介绍实验方法:⑴ 把干燥不同的卷柏放到清水里,观察并记录它们复苏需要多长时间;⑵ 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拍照)。8.课件示图,分组活动:不同时间段拍摄的卷柏复苏情况照片,顺序打乱了,请你给复苏的卷柏排排序。课件示图(卷柏复苏前后对比图),小结:卷柏复苏的时间要根据干枯程度不同的情况,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复苏。9.讨论交流:卷柏的耐旱本领和仙人掌的耐旱本领有什么不同?卷柏的这种本领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卷柏的耐旱本领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适应环境改变,增加生存机会。)10.小结[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做中学,与同学合作探究石头上植物——卷柏,通过对比试验直接感受,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卷柏具有适应石缝环境的超常耐旱能力以及对它生存的意义。]11.拓展:课后制作卷柏标本。⑴把几片新鲜的卷柏夹在书页里,让纸吸收水分,得到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⑵把干燥的卷柏固定在A4纸上,贴上标签(写上相关信息),塑封。四、了解长在石头上其他植物的生存本领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石头上的青苔和卷柏这两种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那么长在石头上的其它植物有哪些生存本领呢?2.讨论交流3.阅读资料4.小结:长在石头上的其它植物有哪些生存本领呢?[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或观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石头上的植物的生存本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以及适应环境生存的特殊本领。]五、总结拓展1.谈话: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2.拓展:寻找周围长在石头上的植物,观察它们有哪些特殊的生存本领。(强调注意安全!)[设计意图:通过实地观察和动手制作,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板书设计】8.石头上的植物石头表面、边缘、石缝苔藓:表面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假根(固定作用)卷柏:超强耐旱【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