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 题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动物的卵》课 型性状观察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鸡蛋的组成为新生命发育生长提供条件。 2.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过程与方法:1.从外到内有序地观察鸡蛋的组成。2.根据植物的繁殖类比推测鸡蛋各部分在新生命发育过程中的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对生命的诞生有奇妙的感觉。 2.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学会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教学重点观察鸡蛋的组成。教学难点推测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所起到的作用。教学准备1.学生材料每小组一份:生鸡蛋1个、培养皿2个、放大镜2把、镊子2把、手电筒1支、抹布1张、实验报告单1张。2.教师材料PPT课件、生鸡蛋、培养皿、放大镜、镊子、手电筒、抹布。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说明提出问题观察鸡蛋的组成研究鸡蛋各部分在孵化过程中的作用拓展延伸(一)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鸡蛋,提问:关于鸡蛋,你知道些什么?2.关于鸡蛋,你还想了解些什么?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大家都比较感兴趣问题:鸡蛋为什么能孵化成小鸡?4.要研究鸡蛋为什么能孵化成小鸡这个问题,你们觉得可以怎样展开研究?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整理研究思路:可以从“鸡蛋由哪些部分组成”和“各部分在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两方面去研究。并板书:组成 作用(二)观察鸡蛋的组成1.提出问题:如何观察鸡蛋的组成?2.学生交流汇报后,师生共同梳理并制定研究方案。出示课件:(1)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观察(2)鸡蛋的外部特点可以通过看、摸、捏、借助工具等观察方法进行观察研究。(3)观察鸡蛋内部需要打开鸡蛋,为了有顺序地观察鸡蛋,不放过一个细微的地方,我们今天找开鸡蛋的方法和平时不一样。3.视频演示打开鸡蛋的方法,强调:找大头、敲击面积大、打开时保持蛋黄完整。4.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出示鸡蛋的结构图,由外到内地认识鸡蛋各部分组成的名称,并板书:蛋壳、膜、气室、蛋白、蛋黄、系带和胚。(三)研究鸡蛋各部分在孵化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进行类比推测:鸡蛋的哪一部分发育成小鸡?其他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2.学生汇报推测结果,教师相机板书推测的各部分作用。3.播放小鸡孵化的视频,对推进行验证。4.了解鸡蛋孵化的条件。是不是每个鸡蛋都能孵化成小鸡?什么样的鸡蛋才有可能孵出小鸡?(四)了解更多卵生动物的繁殖1.教师总结:在动物界中,还有很多像鸡这样,通过卵进行繁殖的动物。(播放鱼、蛇、蝴蝶等动物的卵孵化的过程)2.在科学上,像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卵生动物。3. 拓展延伸:课后采集青蛙卵,用今天所学的观察研究方法,观察青蛙卵孵化的过程,并用简单的图文记录下来。整个过程要注意安全、爱护生命。1.交流自己对鸡蛋已有的了解,同时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2.思考从哪些方面展开问题的研究。3.交流。1.小组讨论:如何观察鸡蛋的组成?2.小组交流汇报研究方案。3.学习打开鸡蛋的方法。4.学生分组观察。5.汇报交流:通过观察,发现鸡蛋从外到内由哪几部分组成?哪些是以前没关注到的? 1.小组进行讨论。2.小组交流汇报推测结果。3.学生观看视频。并验证推测。4.学生交流孵化条件。1.学生观看视频。2.了解科学概念。从学生熟知的鸡蛋入手,引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鸡蛋为什么能孵化成小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问题出发,思考研究问题的思路,重视给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策略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研究方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打开鸡蛋的视频学习是为了使观察活动更有效。学生通过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汇报交流将小组的不同研究发现与其他同学共享,较好地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因为胚的作用的推测比较有难度,因此在这里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通过类比,科学地进行推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播放小鸡孵化视频,展示了鸡蛋在不同时间段的孵化情况,加深学生对小鸡孵化过程的认识,同时验证鸡蛋各部分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课后继续进行探究。使探究不应下课而终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