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快乐读书吧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2.指导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让学生感受书中有趣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语言。3.引导学生归纳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科普作品,激发学生阅读书籍的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并感受书中有趣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科普作品,激发阅读书籍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学生 阅读科普文章,搜集《十万个为什么》的相关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言:太阳为什么会发光?树叶为什么是绿的?鱼儿为什么要在水里游……我想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从科普作品中去解决这些问题吧!2.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科普文章。二、讨论交流。1.学生介绍《十万个为什么》,教师相机进行补充。《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的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并非真的有十万个问题,在俄语中,“十万”用以形容数量之多。这个奇怪的书名取自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句诗:“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伊林便从这首小诗中截取“十万个为什么”作为这本书的名字,其本意是虚指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读者去发掘。2.指名读课本上《十万个为什么》中的选段。3.学生谈谈对《十万个为什么》的认识,激发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1)体会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阅读科普作品的独特方法。三、推荐作品。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3页介绍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的文字,教师相机补充资料。2.介绍其他的科普作品。(1)世界上还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在课本中提到的作者和作品下面画上“_____”。(2)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科普作品,教师相机补充。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科普类书籍:《昆虫记》《世界100个文明奇迹》《世界100个自然奇观》《世界未解之谜》《中国未解之谜》《海底两万里》《走进自然》《科学的发现》《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小灵通漫游未来》《小伞兵和小刺猬》……四、知识拓展。1.学生介绍读过的科普作品中的文章。2.指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科普读物。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讨论交流时,学生能结合自己读过的科普作品,交流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并且气氛活跃,讨论得较为热烈。不足之处:教师缺乏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阅读科普作品时不认真,以致讲述时不够准确。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特点,适时讲述几个有趣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