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学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预习学案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学习目标】
1、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及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知道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界限和范围
【学习重难点】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新知认知】
任务一: 一、秦岭与淮河
1、秦岭
①位置:位于 与 省南部,北临 ,南临
②主峰: ③走向:
④分水岭:是 和 的分水岭
2、淮河
①发源地: ②流向: ③流经省区: 、 、
④注入地: ,主流经高邮湖南入 ,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东入
任务二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一月份 等温线 2、 等降水量线
3、干湿地区: 与 分界线
4、耕地类型: 与 分界线
5、温度带: 与 分界线
6、气候区: 与 分界线
7、植被类型: 与 分界线
8、地区: 与 分界线
任务三 三、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依据气候和地形的差异,坚固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的不同
2、四大区域: 、 、 、
①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分界线:
②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③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预习诊断】
1.下列山脉,作为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的是
A.秦岭 B.武夷山 C.南岭 D.横断山
2.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 ( )
A.秦岭——淮河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祁连山——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4.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A.天山一阴山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冈底斯山
C.秦岭一淮河 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5.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A.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热带雨林
6.秦岭一淮河线以南的河流冬季大多不结冰的主要原因是
A.受冬季风的影响小 B.受夏季风的影响大
C.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 D.1月平均气温高于0℃
7.下列省级行政区,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是
A.河北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
8.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9.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是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10.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预习质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