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素材)(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素材)(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 6 课
北 宋 的 政 治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学 习
目 标
1.通过故事再现和读图,掌握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2. 通过读课本、史料,了解赵匡胤集权“安”天下的具体措施;知道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
3.学会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看待宋初政治制度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兵变“得”天下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籍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孟森《明清史讲义》?

北 宋 建 立
事件:
时间:
人物:
都城:
960 年
赵匡胤
陈桥兵变
开 封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朝代信息卡

集权“安”天下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籍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孟森《明清史讲义》?
普曰:“……唐季以来……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出自《续资治通鉴》、作者:[清]毕沅、第二、第44页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
收其精兵
稍夺其权
制其钱粮

天下自安

问 题 思 考: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问计赵普

一 .控制军权

集权“安”天下


(1)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2)统调分离
禁 军三衙掌兵
皇 帝控制军队
枢密院调兵
(3)地方禁军定期换防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问 题 思 考:宋太祖如何控制军权?


加强 禁军



将1
将2
将3
换将
换将
换将
驻 地
驻 地
驻 地

集权“安”天下



一 .控制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2)统调分离
(3)地方禁军定期换防

加强 禁军
(4)收地方精兵

“令天下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
枢密使
三司使
参知政事
丞相
皇帝

丞相
事无不统
皇帝






副相
军权
财权






集权“安”天下


二. 削弱相权

分化事权(多人,多重机构)
材料 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枢密使分取军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权。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结合课文和材料,谈谈赵匡胤采用什么办法削弱宰相权力?


集权“安”天下



三.控制地方
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复置转运使……
译文:自今年起,每年所收地方赋税,除留下地方行政的基本开支外,全部上缴中央,不得截留。又设置转运使监控地方财政……
……方镇阙帅,稍命文臣权知……复置通判……
译文:方镇缺少最高长官,命文臣掌管一州……设置通判与知州共同处理政事。
……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译文:这样中央财力雄厚,可有力控制地方。
——出自《宋史全文》卷一



结合课文和材料,说说宋太祖如何控制地方?


集权“安”天下



1.派文臣做知州
2.州县长官,三年一换
3.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


1.取消节度使的截留特权
2.设转运使,监控地方财政
三. 控制地方



罢节度使兵权 ,收地方精兵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籍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孟森《明清史讲义》?










太祖: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

思考:
1.结合地图分析宋太祖为何烦恼?
2.平定天下的计策是什么?
3. 结果如何?


集权“安”天下


四.统一天下

以文“治”天下


宋太祖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去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危害大。”
想一想:宋太祖的话表明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
宋太祖
结合课文,说一说:假如你是北宋时期的一名官员,你选择做文官还是武将?为什么?

北宋重用文官,压制武将; 文官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武将受文官监督和管束。
重文臣、轻武将

以文“治”天下


注重文化教育,改革科举制
1)录取人数多 2)享受待遇高 3)起授官职高 4)提拔特别快
宋太祖一朝科举15次,录取100多人,宋太宗一年录取500多人,宋真宗科举录取人数更多。
宋太宗
回答:材料反映了宋太宗实行“文治”的又一做法是什么?

重科举,纳人才
读书——科考——做官——重文轻武

以文“治”天下


积极影响:
1.重视教育和文化,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创造出了光辉的文化成就;
2.杜绝政权的频繁更替,有利于社会安定和政权稳固。
消极影响:
“轻武”也制约了武将的才能,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思考:宋朝“重文轻武”政策有何影响?

强干弱枝、重文轻武


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钱穆: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
求其能变动……???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合作探究:我们该如何认识北宋的政治制度??? ????????????????????
1.朱熹的评价公正么?
启示:求变“保”天下
稳定、统一符合宋初社会需要
2.如何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梳理总结
达标检测题
1.曾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帝的是( )
A.赵匡胤 B.李渊 C.刘邦 D.朱元璋
2.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地方上派文臣任州县长官 B.中央宰相不止一人
C.设立多重机构,相互制约 D.地方将领和驻军永不调换
3.北宋时,曾流传“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凯歌劳还,其荣亦不可及也”(将领即使领兵打仗获胜的荣誉也不及考上状元),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
A.削弱节度使的权力 B.文武并重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4.材料 内则设中书、枢密院、御史台、三司等在京诸司,外则设转运使、
知州、知县等众官以相统御……
回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初在中央和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主
要措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A
D
D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的割据战乱局面;北宋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政治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北宋的战斗力,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