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俄国改革》导学案【学教目标】1.了解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以及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2.重点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及影响3.认识到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改革是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作用。难点:探究农奴制改革的深远意义。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1.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__________,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但俄国是一个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 2.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__________掌握实权,为了使俄国成为强国,他大力推行加强__________、扩大军事力量、发展济和推广__________的改革。3.1861年,___________颁布法令,宣布废除__________。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_________________”,,地主不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二、活动探究探究一:结合所知识及下列名言分析彼得改革的历史影响。 “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马克思 彼得一世“让俄罗斯腾空而起,又用铁笼头将它拽住”。---普希金 “彼得巢窝的幼雏们(小学生)是俄国知识分子的先驱。”---普列汉诺夫探究二:结合材料分析概括农奴的地位和处境。材料一: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材料二: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法律大全》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俄国报纸上,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探究三: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表。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相同点 不 同 点 背景 内容 影响 性质 三、练习巩固1.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为解决此问题,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A.颁布《人权宣言》 B.制定《1787年宪法》C.实行农奴制改革 D.实施文明开化2.综观世界近代历史,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十月革命 B.明治维新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大化政新3. 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4. 17世纪末,与西欧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相比,俄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沙皇彼得一世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B.赶上了西欧发展水平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开启了俄国现代化进程5. 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6. 马丁·路德·金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该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 )A.选举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土地所有权7. 评价历史人物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林肯评价准确的是( )A.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B.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C.林肯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贡献 D.林肯颁布《宅地法》8.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的文献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9. 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地团结在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此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内战( )A.废除了奴隶制度 B.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C.巩固了国家统一 D.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対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刧,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找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1860年 99 11600 79541879年 287 42000 51937——《俄国社会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归纳彼得大帝改革的特点。(2)“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请结合材料二从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予以説明。(3)根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两次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参考答案:自主学习农奴制 中央 彼得一世 中央集权 学校教育 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制 自由人二、1. 积极影响: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出海口、营造新首都);以富国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开启了俄国化的进程。消极影响: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2.政治上:受压迫,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经济上: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3.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同点:改变俄国落后面貌;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加强中央集权未触动农奴制 ;废除了农奴制度;走上扩张侵略道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地主阶级性质改革;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三、练习巩固1.C 2. C 3.A 4. B 5.A 6.C 7. C 8.D 9.C四、(1)俄国落伍于世界;改革的特点:向欧洲学习、强化军事力量、同时发展经济与教育。(2)军事上,借鉴欧洲强国模式;经济上,发展军事工业;教育上,一方面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去欧洲,一方面在国内兴办军校。(3)使俄国摆脱封建农奴制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4)启示: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要善于学习他国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近代科学的创始人现代科学之父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新知导入 “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强化沙皇专制权力作为一个内陆的核心公国,东方游牧民族带来的专制主义,似乎更受莫斯科大公的青睐,而且莫斯科的扩张征服也很得益于专制主义的高效。俄国的起源与沙皇俄国的由来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15世纪晚期 16世纪 新知讲解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大国崛起》新知讲解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奴农俄国制俄国农奴制1649年形成, 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被束缚在农奴主的土地上,处于社会最低层。新知讲解 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彼得此行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无法看到的事物。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1698年彼得返回俄国,为了使俄国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即彼得大帝改革。 新知讲解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1.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2.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奴隶3.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4.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5.生活方式上: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新知讲解 1702年底,俄国出版了第—份报纸《新闻报》,还建立了俄国最早的公共剧院。1719年,在彼得—世直接关心下建成的俄国第一个博物馆和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正式开放,供人自由参观和使用。 “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马克思 彼得一世“让俄罗斯腾空而起,又用铁笼头将它拽住”。---普希金 “彼得巢窝的幼雏们(小学生)是俄国知识分子的先驱。”---普列汉诺夫新知讲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意义积极方面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出海口、营造新首都)以富国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化的进程。消极方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封建性质的改革新知讲解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1762年加冕。她曾是一位普鲁士公爵的公主,被选为皇后之后通过发动政变上台,但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取得了显赫的战功,以至于后世都将她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和彼得大帝成为俄国历史上唯二个大帝。 俄国的手工工场的开工数目从1762年的984家增加到1796年的3161个家。俄国的生铁产量从1760年的6万吨增加到1800年的16万吨。新知讲解 “被压在沉重枷锁下的奴隶们一旦绝望得暴怒起来,便会用妨碍他们自由的镣铐击碎……灭绝人性的老爷们的头颅,用老爷们的鲜血染红田野! 国家会因此而失掉什么呢?奴隶们中间很快就会出现伟大的人物来代替被击倒的家伙;但这批伟人将……抛弃那种压迫别人的权利。 这并不是梦想,视线已透过时间的厚密帷幕,尽管这帷幕还遮蔽着我们展望未来的目光;我向前看透了整整一百年。”---1789年,拉吉舍夫《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新知讲解奴农危制机农奴制是俄国基本制度,到19世纪初俄国农奴超过2000万人,占全国人口90%以上地主在毒打农奴 材料一: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 ——《法律大全》 材料二: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俄国报纸上,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依据材料概括农奴的地位和处境?政治上:受压迫,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经济上: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新知讲解克里木战争与亚历山大改革之是存在怎样的关系? 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正如恩格斯说:“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俄国官员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新知讲解现行的农奴制度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废除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 列宁:“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请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新知讲解 “农民属于公社,公社属于国家,而国家将其赐予贵族,并从而实现专制国对包括贵族与农民在内的全体臣民的严格控制——这样一种公社世界-农奴制-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三位一体的传统体制,加上以东正教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便构成了封建俄国或前近代俄国的总框架。”--苏文《传统、改革与革命:1917年俄国革命再认识》 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前增长了6倍。l865~1890年石油产量增长了400倍以上。机器制造业在改革后30年产值提高了30倍。铁路线长度从l860年的l500公里增至l900年的5.2万公里......例如生铁产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人均只有30公斤,而德国是203公斤,英国228公斤,美国326公斤。--刘芃、朱汉国:《俄国废除农奴制》俄罗斯为何也没有逃脱“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的命运?新知讲解影响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列宁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1860年 99 11600 79541879年 187 42000 51937新知讲解影响 俄国1861年改革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取得的“份地”面积小、质量差,在取得“份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要高出几倍。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新知讲解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改变俄国落后面貌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加强中央集权未触动农奴制废除了农奴制度走上扩张侵略道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地主阶级性质改革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相同点 不同点 背景 内容 影响 性质 知识拓展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适时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要坚持改革不动摇,支持、拥护改革。板书设计1.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2)改革者(4)目的(5)内容(6)影响①积极②消极2.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根本原因(3)改革者(4)时间(5)内容(6)影响①积极②消极沙皇彼得一世(3)时间18世纪初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地主阶级统治性质: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性质: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改革①②当堂训练CC 1. 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句话指的是俄国( )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2.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 )A.劳动力问题 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 D.原料问题当堂训练3.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英)在《资本的年代》中谈道:“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为此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倡“文明开化” B.废除黑人奴隶制 C.“废藩置县” D.废除农奴制DB4 . 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厂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克里木战争.mp4 第七单元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第三目俄国改革.doc 第七单元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第三目俄国改革.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