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点亮小灯泡》?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第二课《点亮小灯泡》,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章第2节。1、本节课分2个部分内容,分别是:(1)、小灯泡的构造;(2)、让小灯泡发光。2、本节课贯穿了第一单元《电》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3、本节课是在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简单电路的关键。二、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我从三个方面来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小灯泡的构造; (2)、会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3)、学会连接简单电路。2、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小电珠连接的相同点,猜测电流在小灯泡内是怎样流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进行猜想的方法; (2)、通过画图记录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符号呈现思维过程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采用游戏闯关的形式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为获取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 (2)、用一根导线、一个电池使小电珠亮起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探究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定位。?1、教学重点:? 了解小灯泡的结构,通过自主尝试小灯泡的连接,从失败中总结并获得成功。?2、教学难点:?正确连接电路,理解电流的流动路线。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四、 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2)、自主操作法(3)、发现法(4)、反思法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五、 学法: 1、主动学习法:四年级的学生此时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 因此我通过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2、反馈补救法:在操作实验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下面我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多媒体、黑板、小灯泡,干电池等。我将本节课分为六个部分。(一)激趣导入 1、PPT出示照片 设计意图:以点亮的灯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认识小灯泡结构 1、提问:你了解小灯泡的构造吗? 2、学生小组内仔细观察小灯泡,并汇报。 3、PPT出示小灯泡,认识小灯泡结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出小灯泡,认识小灯泡结构,猜想电流在小灯泡里的流动途径,为成功点亮小灯泡奠定基础。 (三)认识实验材料 1、提问:点亮小灯泡还需要哪些材料 2、学生明确实验材料还包括电池与导线,并出示PPT简单描述它们的特征、用途。 设计意图:简单认识点亮小灯泡所需材料,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好准备。 (四)探究活动:点亮小灯泡(PPT) 1、学生猜想点亮小灯泡的连接。 2、学生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点亮小灯泡。 3、成功点亮小灯泡的组,上台演示,教师同时贴出小灯泡连接方法。 4、未成功点亮的组,上台演示,教师同时给予连接知道。 5、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PPT) 提问: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都连接到了电池和灯泡的哪些地方? 6、分析失败的连接方式灯泡不亮的原因。 提问:为什么这些连接方式,小灯泡不亮呢? 随机渗透短路、断路知识。(PPT) 设计意图: ①合作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接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②成功点亮的小组,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未能点亮的,激发求知的渴望,迫切得到正确的连接方式。 ③以幻灯片方式呈现,清晰直观,易于分析。 ④由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到分析小灯泡内部构造,逐层深入。 在分析连接方式的基础上,大胆猜测电流的流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识规律。 ⑤分析失败原因,加深对正确连接方式的理解,为找寻多种连接方法奠定基础。 (五)多种方式,点亮小灯泡 1、总结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的共同点。 设计意图:明确实验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操作。 寻找连接方式的过程,是将前面分析得出的成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用于指导实践的过程。(六)拓展延伸 1、巩固连接方式及短路与断路的知识点的回顾。 2、用电安全教育。 3、本课知识点练习巩固。 设计意图:本节课点亮了一盏小灯泡,也点亮了学生心中对电的好奇心,他们不满足于只点亮一盏小灯泡,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用电安全教育与环保意识的渗透都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让学生明白。 七、板书设计 点亮小灯泡 1、小灯泡结构: 2、电池: 3、导线: 4、探究活动: 点亮小灯泡的共同点:形成回路 不亮的原因:短路、断路 八、总结这节课的亮点是:1、通过学习《点亮小灯泡》,进行用电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今天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