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青蛙卖(mài)泥塘导学案设计课题青蛙卖泥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会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教学重难点1.说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2.分角色表演故事,感悟文中的道理。课前准备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用时:3分钟)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童话及喜欢的理由。2.根据学生的交流,导入并板书课题,读准课题,认识生字“卖”。3.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1.自由交流喜欢的童话及理由。2.朗读课题,认识生字“卖”,并与“买”对比识记,可编顺口溜:上面有东西就读“卖”,上面没东西就读“买”。3.交流质疑: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他是怎么卖泥塘的?卖出去了吗?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童话时,可以适度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童话,以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20分钟)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自主学习: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好自然段的序号。2.检查学生关于生字新词的自学情况。(1)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学生领读、齐读。(2)去掉拼音后再次引导学生认读。(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如“吆喝、播撒、愣住”等。(4)设计“读字爬山”游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并说说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的。3.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相机正音。(1)让学生说说自己觉得哪一段话最难读,然后读给大家听。(2)采用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将课文读准确、读通顺。1.根据自读要求,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同时圈画生字,标注自然段的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交流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1)朗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正确。“坑、挺、泳、愣”是后鼻音;“舒”是翘舌音;“撒”是平舌音。(2)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词语,做到熟记在心。(3)结合生活实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可以通过做动作理解“吆喝、愣住”;通过生活中看到的事情来理解“播撒”等词语。指名读“吆喝”一词,强调“喝”是多音字,在本课读hè,可以组词:吆喝、喝彩。除了这个音,“喝”还读hē。(4)开展“读字爬山”游戏,一边认读生字,一边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3.展示课文朗读。(1)交流自己感觉最难读的段落并尝试朗读给大家听。(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1.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要结合生活实际,如理解“吆喝”,可以让学生听一听吆喝的声音,然后自己尝试着吆喝几声,这样理解词语就会更加真切。2.“读字爬山”游戏:把生字摆成金字塔的形状,学生可以在小组里选代表来“爬山”。从底座生字读起,每读一层爬一层,读到有生字不会读的那一层,就画一面小红旗,看看哪一组爬得最高。3.要鼓励学生朗读自己觉得有困难的段落,激励他们勇于挑战自我,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三、学习默读,把握内容(用时:7分钟)1.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2)边读边思考: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泥塘发生了哪些变化?完成活动卡。2.组织学生交流。(1)交流活动卡所填的内容。(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1.(1)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2)思考问题,完成活动卡中的练习。2.交流。(1)交流活动卡所填的内容。(2)用自己的话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不易过高,说出大意即可。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蛙、卖、搬、倒、籽、泉、破、应”,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生字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描红、临写。3.展示、反馈、纠正。1.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如,用形声字识记法识记:蛙、破、搬、倒;借助图片识记“泉”;对比识记“卖”和“买”等。给生字组词,扩充词汇。2.观察并交流生字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观察老师范写并描红、临写。3.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指导学生书写,主要生字的指导关键笔画,其余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领悟。要通过展示反馈环节,促进书写质量的提升。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用时:4分钟)1.指导学生听写要求会写的生字并组织学生相互批改。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青蛙的泥塘一开始是怎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青蛙做了哪几件事情?1.听写词语,听写结束后相互检查批改并订正。2.回顾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没说准确的,其他同学可做补充。二、对比阅读,发现规律(用时:22分钟)1.引导阅读描写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段落(第3~5自然段),了解写法。(1)指三位学生分别朗读,一位学生朗读“青蛙吆喝”的句子,一位学生朗读“老牛”说的话,一位学生朗读描写“青蛙所想所做”的句子。(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位同学读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3)引导学生表演。①说说怎样才能表演好第一次卖泥塘的经过。②指导学生读好这三个自然段,读好角色的语气。③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注意角色的动作和说话时的语气。④组织学生评价。⑤出示这三个自然段中出现的生字“喝、坑、挺、舒、集、播、撒”,指名学生再次认读。2.引导学习描写青蛙第二次卖泥塘的段落(第6~8自然段),发现写法规律。(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6~8自然段。(2)引导学生将两次卖泥塘的过程进行对比,说说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引导小组成员分角色表演,然后全班展示。3.展开想象,补充情节。(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9、10自然段,巩固对生字“灌、缺”的学习。(2)引导学生想象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是怎么说的,青蛙听完他们说的话是怎么想、怎么做的。(3)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小动物,学习作者描写第一次、第二次卖泥塘的过程的写法,尝试将故事情节补充出来。(4)引导学生朗读自己补写的情节。4.学习课文第11、12自然段,明白故事阐述的道理。(1)指导朗读课文第11、12自然段。(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才能将这段话读好,并组织学生朗读。(3)指名学生说说青蛙为什么不想卖泥塘了。(4)组织学生讨论:泥塘为什么能变得这么美好?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1.学习描写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段落。(1)三名学生按要求分别朗读句段,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交流这三段的写作顺序。(先写青蛙在牌子边吆喝,接着写老牛说完话后转身走了,最后写青蛙的想法和做法。)(3)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熟读课文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表演第一次卖泥塘的经过。①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怎样才能表演好这几段话。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好角色的语气。③分角色表演。④同学互相评价表演情况。⑤在语境中,再次认读生字“喝、坑、挺、舒、集、播、撒”,并熟记在心。2.学习描写青蛙第二次卖泥塘的段落。(1)自读课文第6~8自然段。(2)对比两次卖泥塘的内容,归纳在写法上的相同点。(都是先写青蛙吆喝,接着写动物伙伴说完话后转身走了,最后写青蛙的想法和做法。)结合语境或图片理解“泉水”一词的意思。(3)小组成员分角色表演,然后全班展示。同学之间交流反馈。3.展开想象,补充情节。(1)朗读课文第9、10自然段,巩固对生字“灌、缺”的学习。(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是怎么说的,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再选择其中一种小动物,展开想象,练习说话。(3)按照“先写青蛙吆喝,接着写动物伙伴说完话后转身走了,最后写青蛙的想法和做法”这样的顺序,补充情节,练习写话。(4)朗读写话,评价反馈。4.学习课文第11、12自然段,明白故事阐述的道理。(1)朗读课文第11、12自然段,巩固生字“泳、愣”,借助语境理解词语“愣住”。(2)一边想象泥塘的美景,一边有感情地朗读。(3)交流青蛙不想卖泥塘的原因。(4)展开讨论,懂得“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创造”的道理。1.分角色表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不能为表演而表演,而要紧紧依托文本,以演促读,要让学生揣摩角色说话时的语气,想象角色的动作,通过充分朗读,内化文本语言,加强情感体验。2.要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表达方法、规律,以便更好地学习表达。但不能停留在“告知”的层面上,而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比,自主发现,并且通过相应的实践训练,内化方法,掌握规律。3.练习写话,为了降低难度,也可以用填空的形式进行,如:等泥塘灌足了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鸟飞来,看了看泥塘,说:“__________。”小鸟没有买泥塘,飞走了。青蛙想,____________。于是他就____________。到了春天,____________。4.讨论故事阐述的道理,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这样会更加透彻、真切。三、练写词语,强化书写(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一写本课的9个词语。2.巡视指导,强调书写的质量,订正容易写错的词语。1.自由选择词语书写。2.及时订正自己书写错误的地方,边写边记。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词语的格式,注意书写美观。四、拓展阅读,练习表达(用时:4分钟)1.练习推荐: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先自己练习,再同桌相互推荐。2.引导学生全班交流,相互评议。1.口头练习推荐一样东西。2.全班交流,相互评议。 要事先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了解要推荐的事物的特点,然后模仿青蛙吆喝的方式,用“总—分”的结构方式来推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