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2020(下)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知道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知道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的方法;说出磁铁总是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知道指南针中的小磁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气变化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知道动物有感觉器官;知道动物能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认识圆珠笔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建立其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联系;会利用磁铁、美工刀等材料和工具,制作磁悬浮笔架。【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自己的观察,描述一天中太阳在不同时间的位置;在教师指导下,能初步描述太阳一天中的运行规律;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多种方法对物体的位置进行描述;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观察、比较磁铁不同部位吸铁多少,得出结论;在教师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磁铁两极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身边天气现象提出感兴趣问题,并能依据已有经验猜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天气符号记录天气,并能用语言初步描述天气现象;在教师指导下,能用预演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圆珠笔各部分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在教师指导下,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的相对位置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围绕太阳一天中的运行规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能如实的描述物体的位置;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磁铁的两极及特性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如实描述刺激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在认识磁极和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时,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身边的不同天气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并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对动物的感觉器官感知环境产生研究兴趣;能耐心观察蜗牛对周围刺激的反应,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圆珠笔及其他科技产品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位置与方向的描述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并能针对不同天气采取应对措施;意识到天气与人之间的关系,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要爱护动物,珍爱生命;了解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可以利用工具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二、教材分析? 现代科学教育则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并在生活中学会应用,能在户外借助太阳辨认方向,能准确的描述自己的方位与位置。第二单元:磁铁;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第三单元:认识天气:“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第四单元:动物与环境;单元解读:利用学生对动植物天然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肢体特征所吸引;从而引发出环境的对动物形态特征影响,引起学生对大自然与生物关系的思考。第五单元:科技产品:通过研究圆珠笔的结构,和制作磁悬浮玩具让学生感受到科技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信息及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5个班。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对科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活动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通过实验等方法探究科学知识。2、教学难点: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决策。五、教学措施? 科学课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科技问题为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场是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讲概念、定理与原理,只做标准化的习题,与现实的世界完全脱离。1、针对新教材应采用“探究法教学”。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从问题出发,通过设计实验、系统观察、收集、分析、解释信息,做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过程,进行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探究问题——形成假设预测——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得出探究结论——后续延伸活动。小组合作方式是学生经常被用来开展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六、课时安排及进度表周次 进度 周次 进度1 1、前后左右 11 10、怎样预知天气2 2、太阳的位置与方向 12 11、动物的皮肤3 3、我在哪里 13 12、动物的四肢4 4、认识磁极 14 13、动物的翅膀5 机动 15 14、迁移与冬眠6 5、磁极的秘密 16 15、圆珠笔的秘密7 6、指南针 17 16、制作磁悬浮笔架8 7、多样的天气 18 复习9 8、天气与生活 19 复习10 9、天气与动物 20 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