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空气的热胀冷缩科学概念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2.热膨胀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难点:1.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2.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一、引入师:同学们,喜欢魔术吗?生:喜欢。师:我们就来看一个瓶口吞鸡蛋的魔术好吗?(吞鸡蛋)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生:回答。空气冷缩的原因师:那么空气受热会膨胀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关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并把猜测填入导学单内。(板书)生:汇报。(抽答)思考一会。(猜测时,提醒他们是:体积膨胀,体积缩小)二、探索活动一:空气是否会热胀冷缩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该怎么办?生:实验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大家提供了的这些材料,选择你们认为需要的材料来进行探究,好吗?(出示PPT烧瓶、注射器、气球)设计实验方案。师:1.怎样利用桌上的材料,探究空气会热胀冷缩吗? 2.将你们的设计填入导学单中。 (PPT)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互学)生:汇报:预设1先把烧瓶放在热水里面观察,再把烧瓶放在冷水里观察;预设2把烧瓶上面套一个气球,先放在热水中,气球会鼓起来,放在冷水中气球回瘪下去。预设3把塑料袋放在热水中,塑料袋会鼓起来,将塑料袋放在冷水中,塑料袋会缩小。预设4针管吸一管空气,然后用塞子塞住,先放在开水中我们发现针管刻度变大了,然后再放在冰水中,针管刻度变小了。(外面叫针筒,里面叫活塞)观察针筒里面活塞的变化。师:现在按照你们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老师有几点注意事项提醒大家:(PPT)1、实验过程中,分工明确、人人参与,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导学单中。 2、小组内分析实验现象并归纳出实验结论。3、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小心烫手。 (学生说到多做几次时,师:对了,实验中,每人都来体验一下。)明白了吗?现在请孩子们开始你们的实验探究。生:学生自行探究。师巡视。师:孩子们都已经完成了你们自己的探究,接下来,咱们来说说你在探究的过程当中有哪些新的发现呢?生:我们看到的现象:我们将针管吸一管空气,然后用塞子塞住,先放在开水中我们发现针管刻度变大了,然后再放在冰水中,针管刻度变小了。(这里提醒他们汇报时:汇报注射器数据的变化)我们的结论: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师:非常棒,小小科学家谢谢你们!其他小组你们的研究呢?生:我们看到的现象:2.我们小组是将塑料袋放进热水里,塑料袋鼓起来了,将塑料袋放在冷水中,塑料袋体积缩小了。我们的结论: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生:我们看到的现象:3.我们是将锥形瓶先放在开水中,观察到了气球鼓起来了,然后再将锥形瓶放在冷水中,观察到气球扁了。我们的结论: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板书)三、探究活动二:模拟空气微粒运动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是由什么构成的吗?其实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当温度改变时,微粒会发生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受热微粒会怎样变化?受冷微粒会怎样变化?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生:小组讨论并回答。生:回答。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不是特别清楚、完整,现在我们来看书P35页最下面方框的文字。说说看,你现在知道了吗?生:回答。师:我们来看一段微视频,他们究竟是怎样运动的?(微视频)师:同学们现在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孩子们,你们现在能在小组内想办法来模仿一下空气受冷、受热时微粒是怎样变化的吗?请孩子们在小组内讨论。生:讨论并回答。师:好,咱们每个小组都来试试,老师来说,受热、受冷,请孩子们在小组内来模仿。教师发号施令,学生游戏。师:现在同学们能理解了吗?生:能。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空气和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在做实验过程中,你们发现它们的变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微视频)(播放微视频的时候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细玻璃管的变化。)生:回答。(空气的热胀冷缩比液体的热胀冷缩更快)(师:你们说得很好,能用刚才微粒运动的方式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吗?请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模拟液体受热、受冷;一个小组模拟空气受热、受冷。生:好。两个小组上台模拟(教师发号施令:受冷、受热)师:要求:台下的同学,观察他们模仿得正确吗?指出不当之处(如:液体受热运动比空气受热运动慢一些等。)师:看来,孩子们正真的理解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三、拓展延伸师: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例子。生:回答。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一起来看看。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微视频)板书设计: 热 —————— 胀 冷 微粒运动 —————— 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