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资料,补习资料(含知识讲解,巩固练习):36总复习 物质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基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资料,补习资料(含知识讲解,巩固练习):36总复习 物质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基础)

资源简介

中考总复习:物质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基础)
【考纲要求】
1.了解初中化学中物质的分类标准,掌握从不同角度给物质分类的方法。
2.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反应规律。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图:(同本知识导学【知识网络】中“物质分类图”)
对物质分类时,一般应从三个层面上去认识。首先看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还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从而把它们分为纯净物或混合物,再看它是一种元素还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将其分成单质或化合物,第三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和性质的特点,继续进行分类:有机物、无机物,无机物中又分酸、碱、盐、氧化物等。
2.认识氧化物注意以下三点:
(1)氧化物是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又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判断是否为氧化物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是纯净物;②由两种元素组成;③含有氧元素。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含氧化合物并不一定是氧化物。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包括氧化物。
(3)水(H2O)是一种特殊的氧化物,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碱必须是可溶的或微溶的),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要点诠释】
1.混合物一定由多种物质组成,但不一定由多种元素组成。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但其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唯一的标准是一种成分还是多种成分。
2.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进行辨析时,一定要紧扣“纯净物”这一前提,离开这一前提谈单质、化合物是不成立的。
3.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的混合物都是氧元素组成,但它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所以单质、化合物的前提一定是纯净物。
4.有机物里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Na2CO3等都属于无机物。
考点二、不同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图中每一条线都表示各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从一种物质出发就是这种物质的主要性质,箭头的指向就是这种物质的制备。
(2)图中横向表明了不同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这些反应都生成盐这类共同产物,由此可得出几种生成盐的方法。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规律图:(同本知识导学【知识网络】中“物质转化规律图”)
(1)此图可指导我们掌握无机物的反应规律,同时要注意反应条件和物质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如金属和盐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盐,不要用K、Ca、Na举例,因K、Ca、Na等活泼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生成的不是新金属,而是碱和氢气。
(2)利用这一“关系图”归纳、总结、比较物质性质;根据“相互关系”,制备、转化、鉴别、推断一类物质和不同物质的除杂等都是中考的“热门题型”。
【要点诠释】
1.混合物经分离可得不同的纯净物,分离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常用的物理方法是:筛选、过滤、蒸馏、结晶等。
2.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燃烧、分解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人工合成、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物质的分类及其相互转化
1.(2019?崇明县二模)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  )
A. 有机物:甲烷 B.碱:纯碱
C.混合物:自来水 D.氧化物:水
【思路点拨】
A、根据甲烷的组成和有机物的定义判断; B、根据纯碱的组成结构及碱的定义判断; C、根据自来水的组成结构及混合物的定义判断; D、根据水的组成和氧化物的定义判断。
【答案】A
【解析】
A、甲烷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故B不正确; C、自来水中不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而是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总结升华】物质的分类是重要的基础化学知识。要能正确地对物质作出分类,不但要理解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还要抓住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区别。
2.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石墨、氧化铜、冰水 B.水银、水、食醋
C.苛性钠、二氧化锰、石油 D.硫磺、铁锈、粗盐
【思路点拨】物质可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两大类,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A、冰水是氧化物,不是混合物,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银是单质、水是氧化物、食醋是混合物,故B选项符合题意; C、苛性钠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锈属于混合物,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记住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及其组成特点,并能够区分应用。
3. (2019?宝丰县一模)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
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
C.混合物:自来水、冰水共存物
D.碱类:烧碱、纯碱
【思路点拨】
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据此分析判断物质分类正确的选择项。
【答案】B
【解析】
A、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二氧化碳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接近无机物,属于无机物,故A分类错误。 B、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和二氧化锰都是氧化物,故B分类正确。 C、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但冰水共存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分类错误。 D、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但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D分类错误。 【总结升华】分类是一种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要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
4.下列两组物质,每组内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所属的物质类别不同。请将该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在横线上。 (1)MgO、SO2、NaOH、NO ; (2)食醋、碘盐、啤酒、纯碱 。
【思路点拨】
(1)氧化镁、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物质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钠属于碱。 (2)食醋、碘盐、啤酒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纯碱属于纯净物。
【答案】(1)氢氧化钠(或NaOH) (2)纯碱(或Na2CO3)
【解析】
(1)氧化镁、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物质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钠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填:氢氧化钠(或NaOH)。 (2)食醋中含有水和醋酸,属于混合物,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含有碘元素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啤酒中含有水和酒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纯碱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填:纯碱(或Na2CO3)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 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则甲、乙、丙可能的组合是(  )

选项



A
C
CO2
CO
B
CuO
CuCl2
Cu(OH)2
C
NaOH
NaCl
NaNO3
D
H2O
H2O2
O2
【思路点拨】根据各组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各组内物质间是否能按转化关系图完成物质间的转化;通过列出具体的反应,可以使分析和判断变得直观、简单。
【答案】A
【解析】
A、碳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CO2、碳和氧气不充分燃烧生成CO、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碳反应生成CO、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分别能实现甲至乙、甲至丙、乙至丙和丙至乙的一步反应的转化,故A正确。 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CuCl2、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Cu(OH)2、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CuCl2,但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无法一步实现图示的转化,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NaCl,氢氧化钠与稀硝酸生成NaNO3,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NaNO3,但是NaNO3不能与其它物质反应而生成氯化钠,无法一步实现图示的转化,故C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可生成水和氧气,实现乙到丙的转化;水通电分解可生成氢气和氧气,实现甲到丙的转化;水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实现甲到乙的转化;但是丙到乙的转化无法实现,故D错误。
【总结升华】本题难度较大,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通过列举具体反应,判断物质间是否可以实现一步反应的转化;采用排除法(即发现一步转化不能实现,排除该选项)是解答本题的捷径。
6.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选项




A
H2O
CO2
CuO
O2
B
CuSO4
H2SO4
HCl
Fe
C
NaCl
Na2CO3
KNO3
NaOH
D
CaO
CaCO3
Ca(OH)2
H2O
【思路点拨】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解答。丁能生成三种物质,乙、丙、丁都能生成甲;因此如丁是氧气,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氢气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水。如果丁是铁,铁通过一步反应无法得到盐酸、硫酸和硫酸铜,因此不可以。如果丁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通过一步反应能得到NaCl、Na2CO3,但是不能得到硝酸钾。如果丁是水,生石灰和水生成熟石灰,但是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得到氧化钙和碳酸钙。
【答案】A
【解析】
A、丁能生成三种物质,乙、丙、丁都能生成甲;因此如果丁是氧气,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氢气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水;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时生成水;故A选项正确。 B、如果丁是铁,铁通过一步反应无法得到盐酸、硫酸和硫酸铜,因此不可以,故B选项错误。 C、如果丁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通过一步反应能得到NaCl、Na2CO3,但是不能得到硝酸钾,故C选项错误。 D、如果丁是水,生石灰和水生成熟石灰,但是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得到氧化钙和碳酸钙,故D选项错误。
【总结升华】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举一反三:
【变式1】2012年4月22日,环保低价的甲醇汽油在我市开始销售。甲醇汽油是在普通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甲醇和石油添加剂而制成的。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甲醇(CH4O)属于纯净物中的 (填单质或化合物),甲醇汽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化合物 混合物
【变式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请你按照物质的组成、功能用途两种标准分类的方法,将下列物质:①甲烷、②铁、③碳酸氢铵、④水、⑤硫酸、⑥氢氧化钠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每个序号只能选填一次)。 .
【答案】
【变式3】下列各组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 B.CuO→CuCl2 C.CaCO3→CO2 D.BaCl2→BaSO4
【答案】B
【变式4】下图所示表示几种化合物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镁化合物M。图中物质M属于 (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写出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盐 MgO+H2SO4═MgSO4+H2O
中考总复习:物质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基础)

【巩固练习】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中牟县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氧气    B.高锰酸钾    C.澄清石灰水    D.冰水混合物
2.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  ) A.空气、氧气、天然气        B.纯水、干冰、一氧化碳 C.碘盐、纯碱、酱油         D.氮气、氢气、石油液化气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硬水 D.蒸馏水  
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Mg、F、Si        B.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 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
5.现有①液态氧、②铁锈、③食盐水、④小苏打、⑤氢氧化钾、⑥石油等物质,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盐——③④       B.纯净物——④⑤⑥ C.碱——①⑤       D.混合物——②③⑥ 6.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B.餐饮用的可乐
C.调味用的加碘食盐 D.炒菜用的铁锅
7.如图所示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8.(2019?石景山区一模)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SO2 C.KCl D.NaOH
9.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天然水、水、液态空气 B.氢气、海水、过氧化氢
C.蒸馏水、矿泉水、食盐 D.汞蒸气、二氧化碳、生理盐水
10.通常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aO→CaCl2 B.Ca(OH)2→NaOH
C.CaCO3→Ca(OH)2 D.CuSO4→FeSO4
11.对①碳酸氢铵、②生石灰、③甲烷、④烧碱、⑤酒精、⑥镁、⑦干冰、⑧棉花、⑨维生素C、⑩红磷等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单质:⑥⑦           B.有机物:③⑤⑧⑨  C.氧化物:②⑩          D.盐:①④ 12.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处产生白色物质 B.b处产生蓝色沉淀
C.c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D.d处产生气泡
二、填空题
13.(2019?平谷区一模)金鱼洗涤灵主要成分是十八烷基硫酸钠(C18H37OSO3Na),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
A.C18H37OSO3Na?????B.CH3COOH?????C.CO2???????D.Na2CO3
14.现有①氧气、②空气、③高锰酸钾、④红磷、⑤水、⑥氧化镁、⑦氯化钠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属于含氧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15.如图所示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________,碱:__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两点): , 。
16.太阳能作为新能源成为各个国家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重要方式,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需要使用高纯硅。工业上粗硅提纯的流程如下: (1)整个制备过程必须在无水无氧的环境中进行。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2)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A、氧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高锰酸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C、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 D、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2.【答案】B  【解析】A中空气、天然气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B中物质都是氧化物;C中碘盐、酱油是混合物,纯碱是纯净物;D中氮气、氢气都是单质,液化气是混合物。故选B。
3.【答案】D  【解析】矿泉水、自来水、硬水中除去水外还含有其他杂质,是混合物;蒸馏水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4.【答案】B  【解析】A选项中F、Si是非金属元素,而镁是金属元素;在B选项中首先要明确盐的定义,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要特别注意纯碱是Na2CO3的俗称,是因为它的水溶液显碱性,人们习惯上把它称为纯碱,实际上它属于盐,小苏打、硫酸铝都是盐,所以B对;在C选项中,主要考查的是混合物的概念,空气、石油是混合物,而冰水共存物中的冰和水是水的不同存在状态,属于纯净物;D选项中,合成材料包括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羊毛属于天然材料,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5.【答案】D  【解析】液态氧、小苏打(碳酸氢钠)、氢氧化钾分别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液氧是单质,小苏打是盐,氢氧化钾是碱;铁锈成份较复杂(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食盐水是食盐和水的混合物、石油由多种物质组成,他们都是混合物。
6.【答案】A
【解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冰水共存物中冰和水的状态虽然不同,但都是同种物质(H2O),因此属于纯净物。可乐中含有水、白砂糖、二氧化碳、咖啡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加碘食盐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碘酸钾,属丁混合物。炒菜用的铁锅是生铁制品,其主要成分为铁,还含有少量的碳和其他杂质,生铁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
7.【答案】D
【解析】制作硬币的材料是合金,轮胎则是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单质。
8.【答案】B
【解析】A、氧气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B、二氧化硫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C、氯化钾由钾、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D、氢氧化钠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必须含有两种元素,因此氢氧化钠不属于氧化物。
9.【答案】D
【解析】以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作为标准进行判断。A选项中的天然水是混合物;B选项中的海水是混合物并非化合物,过氧化氢是化合物并非混合物;C选项中的蒸馏水为化合物,而矿泉水和食盐都是混合物。
10.【答案】C
【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CaCO3只有与碱反应才能转化为Ca(OH)2,但盐和碱反应要求都要可溶,而CaCO3难溶于水,故C选项中的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
11.【答案】B  【解析】①碳酸氢铵是纯净物,是化合物,是盐;②生石灰是氧化物;③甲烷是化合物;④烧碱是碱;⑤酒精是有机化合物;⑥镁是单质;⑦干冰是氧化物;⑧棉花是有机化合物;⑨维生素C是有机化合物;⑩红磷是单质。
12.【答案】A
【解析】Fe与CuCl2反应,生成红色的Cu。
13.【答案】AB
【解析】A.C18H37OSO3Na属于有机物。 B.CH3COOH属于有机物。 C.CO2属于无机物。 D.Na2CO3属于无机物。 14.【答案】①④ ③⑤⑥⑦ ③⑤⑥ ⑤⑥ ②
15.【答案】
(1)H2SO4 Ba(OH)2
(2)H2SO4+BaCl2==BaSO4↓+2HCl(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Ba(OH)2+Na2CO3==BaCO3↓+2NaOH(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6.【答案】(1)爆炸 (2)HCl
【解析】
(1)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加热或点燃能引起爆炸; (2)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是氯化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