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级 七 科目 地理 课题 第1节 认识地球(课时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型 新授 授课班级 班 时间
教学
目标 1、记住地球的形状特点及相关大小的数字。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地球是一个球体。
教具课件准备 地球仪
多媒体
重点
难点 本节教材是学习地球的面貌。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经纬网等方面来介绍地球的面貌。本节课主要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重点是地球的形状,教学难点是地球的大小。
教 学 内 容 活动设计及时间
【诊测】:对地球的形状,大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导学提纲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形状的认识过程::
⑴“盖天说”:
⑵浑天说:(汉·张衡)“ , 。”
⑶麦哲伦环球航行:于 年 月从 出发,向西南经 洋、 洋、 洋,到 年 月回到原出发地。 导入(2分):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有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河流、巍峨的群山、深邃的峡谷、广袤的平原、雄浑的高原、苍凉的大漠,地球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才造就了如此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地理景观?让我们先认识地球吧。
自主学习(5分):请同学们读课文14—15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进行理解性记忆。
教 学 内 容 活动设计及时间
[合作探究]:1、读图2—4,想一想,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圈,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
2、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
小结:地球的形状特点:(由人类的观察,以及以上数字总结。)
⑴、 。
⑵、 。
[自主学习]:二、地球的大小:
极半径: km
赤道半径: km
二者之差: km
平均半径: km
赤道周长: 万km
地球表面积: 亿平方千米.
合作探究(8分):读课本P14-15的文字和图2-4,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小组展示
教师点评
自主学习(5分):请同学们读课文15页阅读,总结,并进行理解性记忆。
自主学习(7分):请同学们读课文16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进行理解性记忆。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活动设计及时间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10分):完成自主创新学习。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1、认识过程 1、半径
观察 2、赤道周长实践 3、表面积
科学测量
2、地球的形状
教后
反思
年级 七 科目 地理 课题 第1节 认识地球(课时2)——地球仪
课型 新授 授课班级 班 时间
教学
目标 1、知道并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
2、记住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低、中、高纬度的划分、标准和原因,0°经、纬线。 教具课件准备 地球仪
多媒体
重点
难点 本节教材是学习地球的面貌。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纬纬网等方面来介绍地球的面貌。本节课主要学习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纬线和纬度。教学重点是纬度的划分。教学难点是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
教 学 内 容 活动设计及时间
学习过程:
【诊测】:1、麦哲伦环球旅行的起止时间、出发、终结地及经过的海洋。
2、有关地球大小的数字。
3、地球的形状特点是什么?
【导学提纲二】地球仪[自主学习]:一、地球仪:
1、什么叫地球仪? 2、地轴: 导入(4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非常庞大,我们无法了解她的全貌,所以人们制作了地球仪。今天我们学习地球仪的有关知识。
自主学习(5分):观察地球仪、找出地球仪上的能够观察到的事物,并结合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教 学 内 容 活动设计及时间
两极: 3、北极的确定:
4、赤道的定义:
5、南北半球的划分: 。
[合作探究]:1、在图2—6上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北极、南极。
2、在图2—9上找出0°经线和180°经线,算一算这两条经线相差多少度? 3、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会怎样?[合作探究]:
二、纬线和纬度:(结合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形状,总结解决下列问题,并强化记忆)
1、纬线定义: 。
2、纬线的性质:
⑴形状: 。
⑵关系:
⑶长短: 。
⑷指示方向: 。
3、纬度的划分:以 为0°纬线,向 、 各划分90°,赤道以北为 纬( ),以南为 纬( )。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
中
高
°---- ° --- ° °---- °
合作探究(6分):读课本P16的文字和图2-6,结合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小组展示
教师点评
合作探究(15分):读课本P17的文字和图2-7,结合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解决下列问题,
小组展示
教师点评
强化记忆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活动设计及时间
〖阅读〗:“基多的赤道纪念碑”
【活动】:课本P18页
1、想一想,从赤道向北、向南,纬线的度数是增大还是减小?
2、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属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哪一个纬度地区?
达标检测:
自主学习(5分):阅读P16 “基多的赤道纪念碑”,观察地球仪,并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达标检测(10分):完成自主创新学习。
板
书
设
计 地球仪
1、地轴: 3、纬度:
两极: 4、南北纬度的划分:
赤道: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2、纬线:性质
教后
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楚,特别是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
年级 七 科目 地理 课题 第1节 认识地球(课时3)——经纬网
课型 新授 授课班级 班 时间
教学
目标 1、知道经纬网、并能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2、记住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
3、理解经线的性质与应用,学会观察大洲、大洋所处的半球。 教具课件准备 地球仪
多媒体
重点
难点 本节教材是学习地球的面貌。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经经网等方面来介绍地球的面貌。本节课主要学习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经线和经度。教学重点是经度的划分和经纬网。教学难点是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和根据经纬网确定位置。
教 学 内 容 活动设计及时间
诊测:1、什么叫赤道?什么叫经线?
2、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3、纬线的性质是什么?
4、纬度是怎样划分的?
【导学提纲二】地球仪[自主学习]:
三、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2、经线的性质:(读图、观察地球仪得出,并注意与纬线的性质对比。)
⑴形状: , (经线圈)。
⑵关系: 。
⑶长度: 。
⑷指示方向:指示 方向。 导入(4分): 到电影院里看电影,你怎样找到你的座位?
在茫茫的大海中,惊涛骇浪,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突然遇难,船长怎样向码头上报告出事的地点?码头上派去救灾的船只如何找到出事地点?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合作探究(15分):读课本P18的文字和图2-9,结合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解决下列问题,
教 学 内 容 活动设计及时间
3、经度的划分:
⑴本初子午线(0°经线):⑵经度的划分:东经:0°向 180°
西经:0°向 180°
⑶东西半球的划分: 球 向东
20°W 160°E
向西 球
【活动】:课本P18页:
3、想一想,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经线的度数是怎样变化的?
【导学提纲三】经纬网:
1、定义: 。
2、作用:⑴定 ⑵定
⑶定
【活动】:1、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画出:①南、北极和赤道,并且每隔30°画一条经线和纬线。
②标出0°经线和180°经线级成的经线圈。
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
④在南、北两极点各钻一个小孔,用铁丝为地球仪制作一个支架。
2、地轴和经线都连接地球仪的南北两极,它们有哪些不同? 小组展示
教师点评
强化记忆
合作探究(12分):读课本P19的文字,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结合自制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解决下列问题,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活动设计及时间
3、完成下表,说一说纬线和经线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纬线
经线
纬线圈都是圆(除极点外)
在北半球或南半球,不同纬线的长度都不相等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沿同一经线圈飞行,最终又飞回到北京。请问,它在飞行途中改变过方向没有?
达标检测: 小组展示
教师点评
强化记忆
达标检测(10分):完成自主创新学习。
板
书
设
计
地球仪
3、经线和经度 三、经纬网:
(1)经线: 1、定义
性质: 2、作用:
(2)经度: 定位置
(3)东西经度的划分: 定方向
(4)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后
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楚,特别是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要注意多练。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极半径
6357米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