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 第7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 第7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份打包)

资源简介

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和优越性
2、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能力目标
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性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在实践中正确解读我国的政党制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串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不断增强自己的执政能力的?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共同探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我国的民主党派
(1)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地位:参政党。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
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特点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
优越性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3.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


性质
两个“先锋队”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地位
执政党,领导核心
参政党(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是亲密友党)


政治上
执政与参政、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领导是指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组织上
相互独立,不存在隶属关系
法律上
地位平等,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事业上
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监督上
互相监督的关系,更加强调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
注意:
(1)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党派没有独立性。
(2)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不能将人民政协等同于民主党派。
(3)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人大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政协监督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课堂小结:
2.与党的领导相关的几个关系
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人大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党坚持依法执政,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③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人大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领导与政府的关系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方式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但不代替政府履行职能。②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府通过依法行政,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职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7.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2、理解:如何分清政协的三大职能?
(二)能力目标
探究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在实践中正确解读人民政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教学难点:如何分清政协的三大职能?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政协会徽”图片和“聚焦两会”图片。导语:2015年3月3日到3月15日两会在京召开。同学们对于“两会”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有所了解,知道它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那么“两会”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人民政协,了解人民政协。
(二)、讲授新课
人民政协
(1)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2)主题:团结和民主。
(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内容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参政议政侧重于强调政协选择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组织调查和研究,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充分发挥委员专长和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等
侧重点
决策之前征求意见
决策之后的建议与批评
主动建议
注意:
(1)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党派没有独立性。
(2)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不能将人民政协等同于民主党派。
(3)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人大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政协监督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考向点评】
高考对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考查频率很高。最常见的考法是以中央就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与各民主党派协商或政协委员组织相关活动为素材,设置体现类、原因类题型来考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等知识。
【方法与规律】
如何分清政协的三大职能?
①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②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③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参政议政选择包括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全部内容和形式,还包括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进行组织调查和研究,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充分发挥委员专长和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等。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简单概括其区别为:政治协商一般是在决策之前征求意见,民主监督一般是在决策之后的建议与批评,参政议政一般是指主动建议。
课堂小结:
1.党的会议、人民政协会议、人民代表大会三个会议的顺序
这个顺序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各自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首先召开党的会议。
(2)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因此,召开党的会议后,继而召开全国政协会议,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意见,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这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因此,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人民政协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必须提交全国人大讨论通过,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以保证党对国家的领导。
4.比较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
类别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属于国家机关
职能(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监督
具有监督权,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
是一种民主监督
组成
由人大代表组成,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由政协委员组成,来自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联系
二者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共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