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经济政治的产物;理解哲学发展与时代经济政治变化发展的联系;领会真正的哲学成为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识记并理解真正的哲学的社会变革作用。能力目标:运用哲学思维分析事件的 抽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将哲学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来分析;培养辩证思维方式,哲学与时代的相互作用;迁移知识能力,将政治观点与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历史分析法,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真正的哲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时代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对其进行理论性的思考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向往热爱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真正的哲学。◆重点:哲学与时代的联系。◆难点:理解“真正的哲学”、哲学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质疑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第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第三课我们将学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先介绍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再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那个时代的关系。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故本框题目为《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注意:关键词:“真正的”不是任何的,“自己的”不是其他的或任何时候的,“精华”不是糟粕。二、内容教学(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情境导入,问题提出。材料一:新文化运动 (1915—1923年)是在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 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共和政体。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请一 、二三组同学分别就第(1)问、第(2)问探讨并回答:(1)结合历史知识,请概述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联系。试说明哲学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是怎样的?2、合作探究、形成意念。 (1)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治国,反对专制制度;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列强侵略中国,知识分子为救国图存而寻找出路;思想文化上,历经辛亥革命,人们觉悟到要求民主共和,要普及现代民主观 念,必须反对封建思想和专制制度。新文化运动是当时经济政治思想作用的结果,是当时的产物。(2)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会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②而哲学属于文化范畴,经济政治决定哲学,哲学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哲学会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上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问: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其原因是什么?第一、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二、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第三、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判断真正的哲学的标准是什么?其关键在于看它能否反映时代要求,是否代表时代主流和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而非它的个别错误结论。如古希腊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即使它只是一种猜测,将抽象问题简单化,但它仍然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精华。3、触类旁通,深化理解。你能举例说明哲学是自己 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么?如:教材第16页里“百家争鸣”思想的出现背景( 各阶级和集团的经济政治地位、政治态度不同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形势(唯GDP论、经济增长论等)、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现实(社会矛盾多新杂等)。过渡:我们上节课提及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的。意识对 物质具有反作用,那么,真正的哲学作为精神精华,对时代有何作用呢?(二)社会变革的 先导。1、情境导入,问题提出 。有人这样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这过程中受到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阅读上述材料,请探讨回答: (1)新文化运动能成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有什么特点?(2)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很多,你可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呢?2、合作探究、形成意念。(1)它属于真正的哲学范畴,它正确反映了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归纳为两方面:批判(破旧)和塑造引导(立新)。剔除、开创、树立、引领……哲学的社会变革作用可归纳如下:(1)批判功能: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破”)(2)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立”)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3、触类旁通,深化理解。你能举例说明哲学作为变革的先导吗?如:①文艺复兴运动,启蒙思想运动。 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之前,最早在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而后在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最后资产阶级将封建地主阶级打倒了。②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③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也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的指导。④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是1978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种执政指导思想的讨论,实质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线和实施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路线的较量。首先,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催生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开启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社会的重大变革前,都有一种思想、一种哲学在充当前锋、排头兵,它对社会变革的产生起到一 种独特的作用。课堂小结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当今时代的真正的哲学是什么?播放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视频。二、讲授新课(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预习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什么时期?它为什么能在这一时期形成?是哪些条件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小组自主探究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其产生是一定的条件的,既有客观条件,又离不开主观条件。客观条件主要有三方面:(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探究讨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学生合作讨论。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考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什么重大意义?探究: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都具有什么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思考: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无论辩证法还是唯物主义,都具有那些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克服了它们的缺陷?马哲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最大的缺陷有二: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辩证法,最大的缺陷: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马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克服了它们的缺陷.坚持实践的观点,指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提出了辩证的唯物论。坚持实践的观点,指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抛弃了英雄史观,提出了唯物史观。 坚持实践的观点,指出物质是世界变化发展的主体,提出了唯物的辩证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问题探究】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考题: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已经过时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你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理论成果。(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精髓——实事求是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3.1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教案.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