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学案)
【导】
学习目标:
1、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
2、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三种执政方式及其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难点:党的三种执政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思】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2.中国共产党领性质。
3.中国共产党领宗旨。
4.中国共产党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5.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科学执政的内涵
2.民主执政的内涵
3.依法执政的内涵
4.三种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
5.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联系
【议】
2019年7月5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实践的宝贵经验,其中的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党对机构改革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央和地方一盘棋,”各省在保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突出地方特点和特色,探索了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机构设置模式,既体现了全局的统一性,也呈现出局部的灵活性。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理解这一重要经验?
【检】
1.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统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组建这一新机构旨在
①依法统筹党和政府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
②保证更好地统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③与时俱进地落实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④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必须承担好本地区本部门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责任,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因为
①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②各级党委(党组)必须承担好本地区本部门政治建设的主体责任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中之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坚持人民立场,必须融入思想里、落到行动上,努力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有机统一。对此,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内化于心——加强思想教育,牢记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
②外化于行——提高行政效率,努力使党的各项工作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③固化于制——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党赋予的权力始终用于为人民服务
④坚持人民立场——将群众诉求作为风向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这是因为
①依宪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保证宪法实施,才能够发挥宪法至上的作用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保证宪法的实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必须保证宪法实施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5.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为民执政 D.依法执政
6.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划出“红线”,从而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制度保障。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在我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
④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具有立法权但没有司法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述了党的领导和法治建设的关系。下列说法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是()
①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②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立法水平
③党依法行政首先就是要依宪执政
④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8.2019年1月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党中央对纪律监察工作高度重视,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原规则进行了完善,并上升为中央党内法规。这一举措
①有助于党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②有利于健全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③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现行宪法作出关于国家指导思想、国家机构设置和职权等21条修改。其后,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修宪建议。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以上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相互协作,共同行使立法权
④党作为国家机构体系的核心,坚持依法执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之所以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因为
①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背】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参考答案】
【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有利于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保证机构改革的正确方向。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中央和地方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检】
1.D2.B3.B4.D5.D6.D7.A8.B9.A10.B
5.2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学案)
【导】
学习目标:
1、识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意义。
2、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难点: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思】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形成。
2.基本内容
(1)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党坚持以人为本。
3.党始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议】
材料一 见教材第65页的“镜头三”:(郑培民的事迹略)人们对郑培民“为民书记”的赞誉,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的缩影。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通过郑培民的事迹,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党?为什么能成为这样的党?
【检】
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住不炒”,并进一步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党中央的这一定调
①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相契合
②说明了党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不断提高
③体现了党的领导是全国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④表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40多年前马克思写的《法兰西内战》提出了“勤务员”和“社会公仆”等政治概念,以震古烁今的深刻见解阐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无产阶级政权、怎样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等科学社会主义带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这启示中国共产党应
①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所有权益
②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提高执政能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完善法律体系,为体现人民的意志提供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红色是革命文化的表征,革命是红色文化的本质。在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铺就了中国革命的底色。新时代继承革命文化,共产党员应:
①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先锋队的使命与担当
③保持革命本色,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勇于自我革新,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艰苦奋斗作风,必须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上述“五个必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③加强组织建设,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访问意大利,在回答众议长菲科提出的“你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的问题时,坚定地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无我”表达了
①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②奉献社会必须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
③党的执政根基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④共产党人特殊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他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办好思政课,必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是基于:
①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一切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
③依法执政是我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④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背】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2.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
【议】
通过郑培民的事迹,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之所以能成为这样的党,是因为:①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检】
1.B【解析】①:材料的主旨是坚强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不是强调党的执政理念,①排除。②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住不炒”,并进一步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反映了党中央对房地产经济的科学认识,说明了党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不断提高,体现了党的领导是全国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②③符合题意。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错误。
2.C【解析】①选项错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④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不是立法机关,不能完善法律体系。根据题意,启示中国共产党应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执政能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③选项正确。
3.C【解析】①表述错误,战斗堡垒作用是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是共产党员的;新时代继承革命文化,共产党员应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先锋队的使命与担当,应该保持革命本色,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②③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党员不能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4.C【解析】①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③选项“加强组织建设”的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根据题意,上述“五个必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②④选项入选。
5.A【解析】从习近平主席的回答中,“无我”表达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奉献社会必须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不考虑个人得失,不辜负人民的重托,①②项符合题意;题意要求对“无我”进行解释,③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产党人的利益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④项说法错误;
6.A【解析】办好思政课,必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是因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①②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党领导的原因,不体现党的基本执政方式,③项与题意不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它,④项说法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